近期,上海方塔园在北大门甬道两侧绿带探索花境种植新模式,应用50余种新优品种近株重新调整优化花境,营造一种生机盎然的自然生态景观。
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方塔园是松江古城中一座以观赏历史文物为主题的园林,整个园子以体现与宋塔韵味相一致的宋代典雅、朴素、宁静、明洁的风格意境。近几年,在保持公园风骨、特色及基本格局的原则下,公园管理者不断探索植物景观营造的新模式,其中,花境作为上海近十年被广泛应用的花卉应用形式,方塔园也紧跟时代步伐,在一些主要景区,结合周边环境,适地进行了花境景观的营造,同时,在设计理念、品种应用、布局方式和造型等方面进行着积极的探索实践。
方塔园的花境,主要位于北大门入口主干道沿线、主广场、五老峰、大小美女峰等区域,其中以北大门入口主干道沿线为主,面积约平方米,在甬道的东西两侧。绿地内原有乔木有榉树、枫杨、金枝槐等;花灌木有红枫、山茶、石榴、云南黄馨、杜鹃等,并有零星的景石做点缀。近几年,方塔园对此处景点逐年进行着不同程度的优化、调整,在新优品种的应用、植物的配置和养护管理等方面,总体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经过多年的实践,问题也不断显现,花期不长、品种退化、老化、模式老套,特别是高密度的种植方式,导致了病虫害滋生严重,景观效果日益减弱,养护难度增大。同时,千篇一律的植物品种和营建模式,让游客感觉索然无味,无法满足游客不断提升的审美需求。
今年6月上旬,方塔园对北大门入口主干道沿线花境进行了一次从设计到营建的全面提升改造。改造分三步,第一步,原有植物选择性的保留和移植。同时,对保留的乔灌木进行一次精修剪,保证骨架的有型和下层植物阳光的充足。第二步,地形处理和土壤改良。整体地势内高外低形成自然斜坡,营造利于植物生长的环境,饱满的地形,也使整个景观更立体。第三步,设计定位与景观营造。因花境位于道路两侧,以近距离观赏为主,而且受部分高大乔木的影响,局部区域光线不足,因此在类型上选择空间式花境,根据地形,增加以花灌木为主的主景骨架植物,搭配耐荫蕨类、品种玉簪、品种矾根等植物,配以观叶、观花花卉品种,同时加入少量一年生时令花卉,沿线以线条流畅的草坪做衬托,空白区域采用生态覆盖物铺设,凸显植物,提升景观品质及景观的生态性。整个花境色彩缤纷,品种丰富,错落有致,层次清晰,自然和谐。这次改造花材选择是亮点,主要以抗性强、花期长、形色俱佳的新优品种为主,一花绽三季的“安酷杜鹃”、延绵整个夏季的“无尽夏八仙花”、叶片古朴自然的蕨类“肾蕨、蕾丝蕨、画蕨、彩虹蕨、磷毛蕨”、叶美花洁的品种玉簪“巨无霸、法兰西、冰与火、狂欢六月”、开花能力超强的“熊猫堇”、洋品种“欧洲进口芍药”、“日本卡诺娃美人蕉”、“英国山麦冬”等,细心的工作人员还在景点里增设了品种铭牌,提高植物科普宣传力度,满足游客求知需求。
方塔园围绕冯纪忠先生“与古为新“这一设计理念,通过对花境模式的探索,力求在继承传统建园风格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公园园艺水平,合理应用新优品种植物并探索更多的植物布置艺术形式,寻找一条园林环境绿化、美化和生态造景兼顾之路,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
精彩
回眸
上海松江街头有精心雕琢的风景
阅读古迹
在时空穿越中遇见芳华
生态果|文创杨梅让你望梅生津粒粒精品催你立马下单
赏花季|在山水空间里遇见“无尽夏”
国内唯一以“慈孝”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观光园在宝山罗泾塘湾镇迎接首批贵宾
高架“网红”月季“夏眠”中期待精细化养护-----国庆更炫更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