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农民楹联大赛获奖作品咋样看何沁学怎

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http://www.paisufa.com/m/

中国(运城)第二届农民楹联大赛

获奖作品赏析

何沁学

举世瞩目的第三届中国农民丰收节,以“庆丰收,迎小康”为主题,将于今年9月22日(农历秋分)第一次走出北京,在被被誉为“古中国”的山西运城市举办。这是一次见证我国全面实现小康、扶贫攻坚取得战略性胜利的历史时刻的盛会,是一次践行领袖嘱托、凝聚转型蹚路的磅礴力量的盛会,是一次提振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信心的盛会,是一次重塑乡村时代价值、展现农民新形象的盛会。它将在我国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这样一个重要的节庆活动中,组委会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粹楹联”纳入视野,列入活动日程,批准由中国楹联学会、山西省楹联艺朮家协会和运城市委市政府主办,由运城市委宣传部、运城市文联和运城市楹联学会承办,并在全国紧锣密鼓成功地组织了“第二届中国(运城)农民楹联大赛”。

这次活动从七月初开始到八月底截稿,近两个月收到近副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农民楹联爱好者发来的作品。在全程匿名下,9月2日进行了初评,9月6日在中国楹联学会常务副会长刘太品主持、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主席孙满仓指导下进行了终评,终评坚持“三突出”原则,即突出征联主题、突出地域特色、突出农民语言,评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优秀奖10名。评委们一起不仅见证一批能很好反映这次盛会主题的佳作,而且见证了“中国十大农民楹联家(等级奖10人)”的诞生。

我们先看一等奖的作品:

富裕放一头,快乐放一头,铁肩膀挑金扁担,喜唱农家甜日子;

稻香装几篓,蛙声装几篓,老谷场扭大秧歌,更期下季好收成。

这是河北李金明先生的作品。李先生今年实现了弯道超车,跨越发展,从去年的优秀奖一下跳跃到了今年的一等奖,可见其功力不凡。上联中,穿透岁月的肩膀和扁担不仅有了时代的元素,而且把“富裕”和“快乐”各放一头,挑出了老百姓美好生活的自豪;下联极具生活化,尤其是“稻香装几篓,蛙声装几篓”,格外亲切迷人。老谷场的大秧歌不仅扭出了丰收的好日子,而且扭出了幸福和期待。整联紧扣主题,清新自然,语言生动活泼,给人以丰富的遐想和美好的享受。

二等奖的作品共3副,各具特色,生面别开。

日子多么甜?穿过粮山果海,赏着翠柳红楼,到庄户家中坐坐;

农民何等乐?顺着笑语欢歌,走过银棚金库,朝老乡脸上瞧瞧。

这一副作者是山西新绛的景兴隆。这副联运用设问句式,自问自答,铺排有致,通过“粮山果海(农业生产)、翠柳红楼(宜居环境)、笑语欢歌(幸福指数)、银棚金库(现代设施)”四个具象词组,展现了老百姓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尤其是两个末句的“坐坐”“瞧瞧”,纯粹是老百姓语言,不仅接地气而且有底气,读起来幸福感油然而生。

正春雨如膏,滋我心头萌碧绿;

待秋阳似火,教它垄上炼金黄。

这副作品作者是河南的尚洪涛,去年的一等奖获得者。尚老师连续冲入决赛,名列前茅,去年的“炕头盘腿”还历历在目,今年的“春雨秋阳”又奔入眼帘。这副联表达了一种春华秋实的自然历练,春雨的纯粹在心头萌生碧绿,秋阳的灿烂在垄上淬炼金黄,极有层次感和画面感,在作者眼中,生养他的这片热土是如此美好。两个动词“盟”“炼”精准到位,既有原始的冲动,更有时代的张力,令人叹服。

庄户庆丰,好扭秧歌,夸我三白瓜,八仙果;

稷王治酒,频添笑料,醉他九万里,五千年。

这副作品的作者是林丽玲,是这次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所在地——万荣的一位女性作者。林丽玲被誉为“媬姆诗人”,她的诗作联文大都是在厨房劳作时思索的。这副作品地域元素明显,上联中的三白瓜、八仙果都是万荣特产,下联中的神农稷王、万荣笑话都是当地的文化名片,尤其是点出运城作为“古中国”,五千年的主题文明从这里发轫,成就了九万里的中华气派,读来使人振奋。整联小中见大,气象宏开,充分展示了河东流派“大气、大美、大新、大用”的语言风格。在这么重大的主题赛事中林丽玲为家乡争光,为巾帼添彩,可喜可贺。

三等奖的作品共6副,多层次、多角度展现了新时代、新农民的新形象。

笑语畅谈时代新,喜科技下乡,富了四方人,绿了四方水;

视频正放丰收景,看粮油上网,先说心里梦,再说心里甜。

这副作品作者是山西新绛的吕武杰。作品形象生动,引人入胜:大家在一起畅谈的是新时代,手机视频里播放的是丰收景。科技下了乡,粮油上了网,多么幸福自在的农家生活。尤其是规则重字的应用,既是拉家常,又是在赞美好政策,把新时代农民的美好生活展现得丰富而有品位。

煮饭不需柴,巧借阳光,水更清甜山更绿;

种田真给力,常添神器,收无顾虑卖无忧。

这是河北张秀娟的作品,又一位农民女联家。此联叙述了她在家中每天亲历亲为的两件事,而由此衍生的前后对比和感慨。一个是煤改电(太阳能)带来的环境变化,一个是农机耕作带来的生产便利。巧借阳光、常添神器,既承上启下,又紧扣现实,让人感受到党的富民政策带来的红利。结句各呈美好,感受深刻,把作品推向高潮。

新村呈七彩,看油菜铺金,梨花带玉,初心织美千重锦;

活水润三农,喜自然取款,生态存钱,笑脸映红一号文。

这副的作者是广西陈启荣。作品起句自然,内涵丰富,极有画面感。“七彩”有铺垫,“三农”有情怀,“自然取款,生态存钱”有新意,触发无限联想,表达了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的惬意舒心。两组数量词对仗工稳,“一号文”是中央每年为三农颁发的文件,用笑脸映红,寓意深长。

麦绿含情,万顷春波谁入画;

稻黄无际,一帘秋色雁题诗!

作者廖从庚,安徽人,从名字看就是农民形象,从作品看确实有乡村味道。麦子、稻谷是农民的命根子,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命根子,这样的万顷春波、一帘秋色给人以丰收的希望和自信的感慨。“谁入画”,不是新农民吗?“雁题诗”,不是领头雁吗?浓浓的乡情扑面而来,南北交汇,让人陶醉。

忙到春风满面,看后稷传人,种杏栽桃,果挂一川皆锦绣;

闲来笑话连篇,喜先锋时代,抖音淘宝,网联万里尽文章。

湖南康黎明,联界大咖,人称康师傅。本联起句“忙到春风满面”令人拍案叫绝,下联紧扣万荣笑话这一特色,随后尽展笔下功夫,时代语言、地域特色接踵而至,“后”与“先”对、句中自对,十分自然。但上下结句有点落于俗套,如能借势上扬就更好了。

耕读新时代,陇上荷锄,灯前研墨;

振兴大目标,掌中扫码,国外签单。

这是江西李鉴明的作品。上下联起承有致,各分句任务分明。上联是“耕读”的延展,荷锄、研墨,情有所系;下联是“振兴”的内涵,扫码、签单,意气风发。四个方位词各呈精准,展现了“迎丰收,庆小康”实现大目标的豪迈心情。国外签单,偶然中的必然,新时代农民的新形象跃然纸上。赞!

优秀奖共10副作品,从各个层面展现了这次活动的主题。

题《西张耿农民技术夜校》联:

谁从西张耿拨灯?缕缕光芒,化金扁担千条,好让农民挑梦想;我为大丰收报捷,团团喜气,囤稷王山一座,堪凭节日赋秋风。

这副是河东联坛十二秀之一的杨开茂的作品,近年来他频频获奖,可喜可贺。作者突发奇想,把两者联系在一起,接过金扁担,为农民挑起梦想;下联围绕大丰收、稷王山展开,为丰收节喝彩,可见作者对相关文化元素的驾驭能力。唯一缺憾是“西张耿”对“大丰收”、“金扁担”对“稷王山”都不太工整,值得注意。

手机当作新农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bh/1059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