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游记西藏行走在神圣净土的遐思

北京皮肤病医院那家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58077.html

“美丽的川藏线,神秘的滇藏线,艰苦的青藏线……各具魅力和风情。藏地各个地区景色差异很大。沿着国道行驶,一边是雅鲁藏布江,一边是不知名的山。此地或是水葬传统,能看到山体石块上供灵魂行走的云梯;此地或是天葬传统,能看到山顶天葬台上盘旋的三两鹰鸠。朝拜,极尽虔诚的,在路上,在神山脚下,在圣湖边,在大昭寺门前的经幢前,在布达拉宫门前游客的注目下…”

图/文:奚秋蕙(风园13-4)

  冬季不是西藏旅游的旺季——因冰雪而封山封路,不似七八月雨水丰沛,雅鲁藏布江水位下降的厉害,植被也极尽凋零的样子……除此之外,冬季高原的氧气更为稀薄,去看神山圣湖的旅路颠簸身体也是着实吃不消;但冬日的西藏,依旧不负其日光之城之名,也唯有冬季可以在这看到黑颈鹤,那蓝天绿水让人怀疑是颜料泼在画布上……而那些看不完的寺庙,宗山和林卡,更是让我看到这片净土别样的瑰丽,也让我看到不同民族文化和碰撞交融。

雅鲁藏布江

神山与圣湖——不可方物

  纳木错,羊卓雍错和玛旁雍措是藏地的三大圣湖。冬季封山,距离拉萨最近的纳木错便不可去,玛旁雍措则位于环境条件最为艰苦的阿里地区。由拉萨到日喀则,羊卓雍错和卡若拉冰川是游人绝不会错过的两个景点。沿着雅鲁藏布江向西,环山路而上,随着海拔一点点的升高,初到藏地的高原反应也越发严重。但当最后一个转弯抵达山口,映入眼帘的羊卓雍错还是令我欢呼起来。群山怀抱中的羊卓雍错比天空更蓝,碧波如镜的湖面映着最纯净的颜色。羊卓雍错是喜马拉雅山脉北麓最大的内陆湖,虔诚的信徒每年朝拜圣湖——骑马环湖一圈,这将会花掉一个月的时间。

俯瞰羊卓雍错

羊卓雍错

羊卓雍错旁的玛尼堆

  继续向西南前行,途径四大神山之一的乃金岗桑,背靠米的乃钦康桑峰,卡若拉冰川映入眼帘。这里还是《红河谷》,《云水谣》的拍摄地,但同无数的景点一样,被盛名吸引来的万千游客对当地的生态也造成了破坏。加上全球变暖的双重原因,冰川的面积在逐年缩小,路旁的最佳拍摄点也让雅鲁藏布江的河岸多了无人清理的垃圾。我抬头看了的神山和圣湖,我听到了那些驱车而来游客的欢呼,我体味到了那因动人心魄美景的感动,而我们是否恰恰缺乏了对自然的敬畏呢。

卡若拉冰川

寺庙与宫殿——瑰丽的建筑艺术

  说来惭愧,听到的神佛故事和那些佛像的由来和名字在踏出殿堂我已忘的差不多,但藏地的寺庙与宫殿的建筑艺术带给我的震撼让我难以忘怀。

  布达拉宫采用木石结构建造,其外墙每年都会重新粉刷一遍,其中朱红和姜黄用的是天然颜料,而白色则使用石灰和牛奶的混合物,由专人一勺一勺浇在外墙上。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加之建在山体上,布达拉宫的墙壁最厚处可达五米,墙壁上部考虑到称重问题采用白玛草堆砌。在素净的色彩下面是由精巧的木雕,精美的彩绘和精妙的壁画组成的建筑内部。酥油灯在壁画上熏出难以去除的黑色印记,诉说着历史的故事。梁柱门框上多先雕刻再绘制,其精美让我想到在中国建筑的历史长河中,只有北宋的宫殿以“五彩遍装”而饰。门框和房梁上立以木刻彩绘的狮兽。壁画以纯金勾边,每个房间内的壁画应以主题。屋顶和窗檐用木制结构,飞檐外挑,屋角翘起,铜瓦鎏金,用鎏金经幢和鸟兽做脊饰,屋顶的造型具有汉代的建筑风格。其面积也已间来计算,与故宫一样为九百九十九间半。

  扎什伦布寺位于日喀则市,是藏传佛教中黄教的寺庙,具有分部合筑、层层套接的建筑形体,黄红白三色的外墙和外墙下精美的内部装饰。虽说藏传佛教有五大分支,每个流派拥有自己的创始人和传承者,但在供奉时,却不分教派。

布达拉宫

大昭寺内门框雕刻

大昭寺金顶

扎什伦布寺内灯芯树

扎什伦布寺内门帐装饰

罗布林卡——藏地的“颐和园”

  相比较布达拉宫旺季能炒到上千一张的门票和处于八廓街繁华商圈的大昭寺,拉萨市内的罗布林卡游客则少得多,加之冬季是淡季的缘故,让我有整个景区中的工作人员比游客还要多的感觉。

  整个林卡有格桑颇章、金色颇章、达旦明久颇章三个主体,进入园门首先是一条林荫道,三个主体宫殿相距较远,每个主体宫殿又附带若干小宫殿和林区。罗布林卡为达赖喇嘛的夏宫(冬宫为布达拉宫),其建筑极具藏族古代建筑的特色,又受到汉代建筑的影响。在整体布局上也受到内地的园林建筑布局的影响。比如有“湖心宫”之称的措吉颇章,分三部分立于人工开凿的湖面上,与中国古代园林所讲的“一池三山”有相似之处。在措吉颇章的后院中有以湖石堆砌的假山,随远远不及江南园林假山的精妙讲究,但追寻其“意”颇为相似。在建筑布局上也是追求对称,包括中庭和天井。

  罗布林卡内的植物种类众多,其中古树更是占了大部分。在西藏的大部分地区见到的植物为不同种的柳树和杨树,更因高寒缺氧的关系,其形态与内地相差很多。而在罗布林卡内,更能见到用竹子围成的幽径,树形极美的乔松以及八仙花等植物。

罗布林卡内林荫道

格桑颇章门框彩绘

金色颇章梁柱木雕

金色颇章

树形极美的乔松

堆砌的假山

湖心宫措吉颇章

康松司伦

  在一副明显描绘的不是藏地建筑的壁画前,我了很久。青瓦翘角,人物的衣着似满清时期,旁边的工作人员操着并不流利的普通话告诉我这是五台山。“那他(十四世达赖喇嘛)是去哪里修行的吗?”我问道。那位藏族的工作人员点了点头。我很好奇,在十四世达赖喇嘛心中,足以让他画在自己宫殿壁画上的五台山,究竟是个什么光景,他又对汉文化抱着什么样的想法呢?

  静寂的罗布林卡,鸟群在林间穿梭,佛像经书注视着那些来朝拜的人们,墙壁窗沿诉说着光阴的故事。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中都有历史积淀成的宏大的故事,给那些想要倾听的游人,慢慢诉说。

风景在路上——行走与思考

  美丽的川藏线,神秘的滇藏线,艰苦的青藏线……各具魅力和风情。藏地各个地区景色差异很大。沿着国道行驶,一边是雅鲁藏布江,一边是不知名的山。此地或是水葬传统,能看到山体石块上供灵魂行走的云梯;此地或是天葬传统,能看到山顶天葬台上盘旋的三两鹰鸠。朝拜,极尽虔诚的,在路上,在神山脚下,在圣湖边,在大昭寺门前的经幢前,在布达拉宫门前游客的注目下……

  路过村镇,各家不同的碉房形成独特的风景。而整个村镇上最为瞩目的还是学校。这些学校和内地城市的学校并无太大差别。是的,教育很重要,那些居住偏远之地的人家的孩子也必须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我脑中在想象这实行的艰难。

  回程走的是火车的青藏线,沿途有海拔最高的已全部结成冰的淡水湖,也有青藏线海拔最高的唐古拉山口和可可西里那些白屁股的藏羚羊。这片圣土的生态极为脆弱,但坐在火车上我看到那两三只奔跑的藏羚羊和成群结队专心吃草的藏羚羊,还有对着火车招手的藏北游牧的藏族小孩……我想,青藏线在通达的基础情况上,的确做到了最小的破坏。

不知名的雪山

因缺氧而生长奇特的树形

  这片神圣净土,还有太多等着人们去探索。自然的美丽,建筑的雄伟,文化碰撞的魅力,故事传说的神秘……而如何让这片神圣净土保持其洁净不遭到破坏,则是我们每个人应该思考的问题。

寒游记持续征稿中

新一辑的系列,主题:行走与思考。

我们将以最显著的版块,将你的旅游行迹与心得体会传递给全院师生和广大校友,除了让你的经历与他人分享以外,优质的旅行游记我们还将予以综合素质加分奖励。

具体要求点击蓝字跳转详情页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zp/9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