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国外花境作品呈现出园艺品种多样化、土壤肥沃度规范化、养护管理精细化等诸多特色,我国近年来虽通过多种评比活动提升了花境建造水平,但仍旧存在概念认识不清、缺乏可持续性、园艺品种相对较少、种植介质不达标等问题。
在前不久举办的唐山世园会“花·境”论坛上,上海市绿化管理指导站总工程师王瑛结合研究实例,详细剖析了设计、施工的技术要点,针对增加花境“颜值”提出诸多建议。
丰富植物材料扮靓“外在”
王瑛表示,成功的花境作品需要丰富的植物材料。以蜜源植物为例,它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于一体,不仅可以提高昆虫访问率和花蜜或花粉产量,使得园林景观呈现生机盎然之态,还能维护植物群落稳定性,吸引各类昆虫和鸟类前来觅食、栖息、隐蔽,保持生物多样性,让人们充分体验到徜徉在大自然中的美妙感受。
“进行花境植物配置时,可以考虑适当增加花境中早春、初冬开花植物的比例,为天敌昆虫提供必要的驻留、栖息条件。”近年来,王瑛所在的研究团队以滨江南园绿地、大宁灵石公园、延中绿地、松江中央公园、古猗园、大渡河路、田林泵站、上海动物园、闵行体育公园、世纪公园等地为试验点,针对花境植物种类的性状、花期、花色及访花的天敌昆虫种类进行观测。
结果显示,灌木类蜜源植物包括构骨、胡颓子、绣线菊、樱桃、火棘等51种,草本类蜜源植物有大滨菊、毛地黄钓钟柳、黄金菊、金鸡菊、柳叶马鞭草、美国薄荷、八宝景天、荆芥等63种。天敌昆虫包括黑带食蚜蝇、短刺刺腿食蚜蝇、灰带管食蚜蝇、黄环粗股蚜蝇、大灰优食蚜蝇、印度细腹食蚜、异色瓢虫、龟纹瓢虫、六斑月瓢虫、东亚小花蝽等10种。其中,黑带食蚜蝇成虫“偏爱”毛地黄钓钟柳的花粉,而龟纹瓢虫幼虫则“大爱”美丽月见草的花粉。
“花境内的蜜源植物为天敌昆虫提供了营养丰富的食物来源。”王瑛解释道,特别是黄金菊、结香、大吴风草、阔叶十大功劳等花期在早春、初冬的植物,其蜜粉在猎物匮乏的季节为天敌昆虫成虫越冬提供了养分来源,部分植物同时也是春秋季节某些害虫的寄主植物。花境已成为城市绿地中天敌昆虫的繁衍栖息地。
蜜源植物种类丰富,可极大地丰富花境景观。但如果考虑不周,也会出现搭配不合理的情况。如油茶、山茶、羊踯躅等一些蜜源植物,其花粉、花蜜对传粉昆虫是有害的,甚至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会产生影响,因此花境设计师在配置植物时,应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设计。
适花适地适肥滋养“内在”
花境呈现的景观效果以及能否具有可持续性,与植物材料所处土壤介质有极大关联。目前国内花境种植介质大多应用园土,在使用种植土和施肥时也不考虑植物种类的差异性,这与国外业界存在很大差距。
对此,研究团队选择了4种常用花境植物研究其对于不同介质的需求,分别为喜酸性植物杜鹃、喜半阴植物八仙花、观赏草植物矮蒲苇以及观叶观花植物紫叶千鸟花,介质则选择了包括园土、山泥、草炭、腐熟有机肥在内的4个不同配比处理和1个完全为园土的对照组。
经过分析两个生长季的观测数据,研究人员发现杜鹃为喜酸性、喜肥植物,种植时建议铺设微酸性且肥沃的基质,以减少杜鹃黄化,提高观赏性。八仙花喜磷钾肥含量高的基质,有利于其提高抗性、增强光合作用能力。矮蒲苇的种植介质无需太肥沃,可适当减少磷钾肥用量,以增加其开花量。紫叶千鸟花在不同处理基质中差异不大,说明它对基质要求不高。
王瑛强调,在花境植物的栽培养护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的栽培基质和施肥方式,才能提高植物长势和观赏价值,展现更好的景观效果。
更多资讯请浏览《中国花卉报》CHINAFLOWERGARDENINGNEWS
﹀
﹀
﹀
第十七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时间:年8月26-28日
地点:昆明国际会展中心
主办:云南省花卉产业联合会
承办:云南省花卉技术培训推广中心
展期活动:
1.中国(云南)首届花卉创业创富论坛
2.“联创杯”插花花艺公开赛
3.花卉新优品种精品展
招商-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