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一种世界性的植物病害,大部分花木均会感染此病,主要危害月季、紫薇、黄栌、石楠、卫矛、大叶黄杨、玫瑰、一品红、芍药、秋海棠、栀子、八仙花、九里香等多种园林苗木和园林植物,尤以冬季大棚花卉发病更严重,轻则植株生长不良,丧失经济和观赏价值,重则导致全株死亡。
一、症状特点。
白粉病种类很多,但各种白粉病在症状、危害、发病流行方式和防治方法等方面,有着许多相似之处。该病主要侵染植物的叶片、叶柄、嫩茎、花柄及花蕾、花瓣等部位,初期为黄绿色不规则小斑,边缘不明显,逐渐由发展病斑不断扩大,形成一层白粉,最后粉斑上长出许多霉点,使叶片卷缩、嫩梢弯曲。感染部位变成灰色,连片覆盖其表面,边缘不清晰,呈污白色或淡灰白色。严重时白粉可布满全叶、嫩梢、以及花芽或花蕾,长出的嫩梢全部感病,感病叶片和嫩梢皱缩,反卷、变小、变厚、扭曲、畸形,甚至干枯脱落。花蕾受害初期呈退色斑点,不久长出白粉,布满整个花萼,导致花蕾不能正常开花。花木植物感染该病后,树势变得衰弱,严重降低观赏价值。
二、发生规律。
白粉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组织结构和病株残体上越冬,下年春气温回升时,病原菌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风、雨水及气流传播,成为初次侵染菌源。当气温在20℃至25℃,湿度较大时,侵入观赏植物体内引起发病。因此,在浇水过多,通风透光不良时,病害容易迅速侵染和蔓延,主要发生在春秋两季,尤以秋季发生最重,待冬季很多花木植物进入棚室管理,一些混栽的花木植物,极易形成交叉感染。
三、防治方法。
1.选择发病轻或抗病性较强的品种。不同品种的花木植物在抗白粉病方面有显著的差异,选择发病较轻或抗病性较强的品种栽植,是防治白粉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例如在月季品种中,有些品种如“女神”、“金凤凰”等抗白粉病能力明显较强。
2.购苗时要选用无病植株。购入苗木时要严格去除感染白粉病病株,进行扩繁时,要剪取无病虫插枝或根蘖作物无性繁殖材料。在棚室内育苗待出圃时,必须进行药剂防治杀灭白粉病病菌,严防带病苗木传入新区。
3.加强棚室栽培管理措施。
①控制棚室温度,注意通风条件。在潮湿气候条件下,通风不良的棚室内白粉病发生重。因此,栽培棚内温度、相对湿度、通风状况、光照及土壤湿度与pH值等环境因子的调控对白粉病的防治尤为重要。经常保持大棚内的通风、透光是抑制病害发生极为重要的外部条件,即使是严寒的冬季,每天中午也应揭侧膜或开窗,以降低棚内和植株表面的湿度,否则会在早春大面积诱发白粉病、灰霉病等植物病害。
②防止人为传病。冬季在棚室移栽、摘心等操作时,尽量减少伤口,因为一旦形成伤口均可成为病害的侵入点,应尽可能选择晴天摘心,以利伤口愈合。在进行栽培操作如栽植、摘心和扦插时,工具应做好消毒处理,尽量避免通过手指及工具传播病菌。
③合理灌溉。冬季在棚室内滴灌、沟灌或近土面供水时,尽量避免因灌溉水飞溅,将病菌孢子或细菌带到健株上。注意不可让水份滞留在花瓣或叶面,虽为极少量的水份,却是白粉病菌和其他病菌发芽、侵入植株组织及繁殖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④清洁棚室内环境。将病株、病叶、杂草摘除,并带离栽培场所加以烧毁,可降低甚至完全清除棚室场内病原菌密度。在棚室育苗种植前,彻底清除棚内所有植物,清扫棚室,用药物熏蒸等手段严格消毒。在早春露地花木萌芽前,彻底销毁棚内病株后,才能开棚,以防病菌孢子传播到棚外。
4.搞好药剂防治,是防治花木植物白粉病的重要手段。
①越冬期使用白大夫涂于树干,须注意瓜叶菊等易受药害的花卉不能施用。地面喷土轻松倍液,以杀灭越冬菌源。
②在生长期发病前可喷施保护剂,发病后喷施内吸剂。经常使用的保护剂有:50%硫悬浮剂-倍液、45%石硫合剂结晶倍液、75%百菌清倍液、70%代森锰锌倍液。内吸剂有:50%多菌灵倍液、75%甲基硫菌灵倍液。病害盛发时,可喷粉锈唑倍液。抗菌素类有:2%抗霉菌素水剂倍液,10%多抗霉素-1倍液。其他药物还有小苏打倍液,可在发病初期每3天喷1次,连喷3-5次。另外也可用白酒(酒精含量35%)倍液,每3-6天喷一次,连续喷3-6次,冲洗叶片到无白粉为止。病情蔓延后,可喷粉锈唑稀释倍液,连喷2-3次,每隔10-15天喷1次。
上述药物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显著。对于家庭观赏植物的养护,也可用酒精棉球抹擦被害部位3-4次,可使白粉病很快消失,对植株无药害。硫磺粉可用于温室的冬季防治。将硫磺粉涂在取暖设备上任其挥发,能有效地防治月季白粉病。使用硫磺粉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好夜间进行,以免白天对人畜造成危险。喷洒农药应注意,整个植株均要喷到,药剂要交替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
注:以上文章选自《园林与植保》电子杂志,《园林与植保》杂志由中国园林植物保护高端论坛专家委员会主办,特邀国内多名资深园林植保专家共同打造,是国内第一家园林和植保相结合的专业性杂志,旨在解决广大园林养护人员生产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为广大园林朋友介绍新产品、新技术、新措施、新经验、新信息,本着“系统、权威、实效、前沿”的特色,全力打造一流的园林养护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