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形色色的降糖药如何对症下药八仙过海各显

形形色色的降糖药如何对症下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之胰岛素篇

当前糖尿病已经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前几名杀手之一。在商业社会中,患者们巨大的需求创造出了巨大的商机,引得无数资本竞相投入;在医药行业里,缓解患者的苦痛又是科学家们不断研发新药的动力所在。近百年来,许许多多的降糖药应运而生,在自己的作用机制上独领风骚。

1

降糖药的池子足够大,种类繁多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最新发布的《糖尿病地图》(第9版),年全世界有4.63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年糖尿病患者将达到7亿人。其中,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达1.16亿。仅胰岛素及其类似药一项,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采集数据便显示销售额已接近亿元(米内网),更别说加上其他类型和作用机制的降糖药的销售额,降血糖药物的市场必定是块令人垂涎的肥肉。

除了资本嗅到商机闻风而动外,医药行业的研发团队这些年也在不断投入人力物力。降糖药的老药新药,像是饺子下锅一样,不断被投入到这个池子里,满足患者的救治需求。

那么,这么多外表不一的药品背后,是否有一些共通之处呢?

2

胰岛素的作用机制

目前市面上的降糖药可以大致分为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和其他。

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基本上适用于I型糖尿病和II型糖尿病后期治疗。由于胰岛素口服容易受到体内酶和胃酸等作用发生降解遭到破坏,因此往往采用腹部注射用药,补充体内缺乏的胰岛素。对胰岛素结构进行修饰性改造,则是为了延缓其药效时长,如加入碱性蛋白质(精蛋白),降低溶解度,在皮下注射部位形成沉淀,延长了药效;如果再加入微量的锌则可以提高制剂的稳定性。如精蛋白锌胰岛素的作用维持时间就可以达到24-36小时,大大长于基础胰岛素2小时的作用时长。

如果说血液中的葡萄糖是流动的财富,那么注射胰岛素后,就像是家里请来了一个“败家子”,简直是开源节流的反面教材。

为什么这么说?

一方面,胰岛素没有积攒家产的手段。它抑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阻止抑制糖异生(从糖原转化为游离态的葡萄糖过程)中关键酶,拮抗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和糖皮质激素的糖异生作用。这活脱脱就是败家子家中坐,拒绝邻居送来米仓里的米,又拦着亲朋好友送米,简直是要饿死自己的节奏。

另一方面自己拼命花钱,还请人花钱。胰岛素促进血液中葡萄糖的酵解和氧化,既诱导肝脏内的激酶将葡萄糖磷酸化,又诱导其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和丙酮酸激酶等)加速酵解和氧化的过程。此外,胰岛素促进肌肉、脂肪组织的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加速葡萄糖在细胞内转化为糖原储存起来,最后血糖水平降低。这好比是自己可劲得烧钱,然后请别人帮忙,最后索性把值钱的统统搬去别人家才解气。

也正是因为胰岛素有这些败家的“冲动倾向”,所以注射胰岛素后的最常见不良反应就是血糖过低,出现低血糖症状。

上面的比方肯定不是说胰岛素的坏话,胰岛素及其类似物就是以它特征鲜明的傲娇方式,正造福着千千万万的糖尿病患者们。

(未完待续......)

点击“蓝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yy/62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