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文化韩湘子,叔父竟是一代儒宗韩愈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黄帝四七一五年

岁在戊戌

二月初八▽西历年3月24日

八仙

theeightimmortals

西安八仙宫供奉的主神是钟吕八仙,即钟离权、吕岩、李玄、张果、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曹国舅。八仙故事在全国广泛流传,形成一种宗教、民俗交织融会的文化氛围,而八仙也成了人们最为熟悉的道教神仙。

韩湘子,原型为“韩湘”,字清夫,唐代大儒韩愈的侄孙,道教尊称“湘祖”,

韩愈,字退之,唐代大儒。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公”,“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我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据有关史料记载,昌黎先生虽曾批评过道家思想,但并不影响他与张道士、廖道士等人交往颇多,并对道教的标志性作品《周易参同契》、《太平经》给予好评。

▲昌黎先生韩愈

唐元和年间,韩愈时任刑部侍郎,在京城长安任职。此时侄孙韩湘已被吕祖点化修真,来到长安投靠叔父,衣衫褴褛,举止与常人有些不同。韩愈想,这些年他一定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幸好现在年龄还不算大,就让他和自己的子侄们一起在学馆中读书。

不成想这个韩湘,学业荒废太久,无心好好念书,整天喝得醉醺醺,还喜欢放声高歌。他经常戏耍,人们都传说他有神奇的道术。韩愈了解这些情况后十分担忧,对他严加责备。

▲昌黎先生与韩湘子(清代水陆画)

韩愈斥责他:“我生来孤苦,没什么家业。所以小时候发下志愿,磨砺精进,这才做了官,可以出入殿堂。你一个堂堂七尺男儿,却没有读过一行书,用什么来安身立命?市井中地位低微的老百姓,还知道学习一点技艺养家糊口。你现在身无长物,又不肯读书上进,整天醉生梦死,到底想干什么?”

韩湘说:“您说我不学无术,其实不是这样的。只可惜侄儿学的技艺,叔父您并不知晓。”韩愈说:“你难道有什么独特的技艺吗?说来听听。”韩湘说:“我就作一首言志诗吧!”

▲湘祖像

韩湘不假思索便写成一首诗:“青山云水窟,此地是吾家。后夜流琼液,凌晨散绛霞。琴弹碧玉调,炉养白朱砂。宝鼎存金虎,丹田养白鵶。一壶藏世界,三尺斩妖邪。解造逡巡酒,能开顷刻花。有人能学我,共同看仙葩。”

韩愈看了,只觉得是一派虚妄之言,并不满意。

韩湘说:“这些都是红尘之外的事,但并不虚妄。叔父想要验证,就随你选一句,试试看我能否做到。”韩愈说:“你果真能夺造化之功,随你意让花开吗?”韩湘说:“这有何难?”

▲湘祖像

说着,指着台阶下花圃中所种的牡丹说道:“叔父,您希望这些牡丹是什么颜色?青、紫、黄、赤,随您挑选,只要您喜欢什么颜色,我就让牡丹开出什么颜色的花。”

韩愈大为惊奇,半信半疑地说出红、白、绿三种颜色。当时正值初冬,照常理牡丹根本不会开花,更何况开指定颜色的花?

可是韩湘却自顾自忙开了。他竖起纸箔围住牡丹丛,挡住人们的视线。又在牡丹丛周围一圈的地上挖了一个深坑,直到见到牡丹根部。接下来,他把一些矿石粉末颜料撒在根部。每天早晚两次在牡丹的根上做文章,七天之后,才填上土坑。

▲昌黎先生点牡丹(西安湘子庙壁画)

他对叔父韩愈说:“这就好了。不过可惜啊,还要等到一个月之后才能见到牡丹开花。如果不是在冬天,花儿还会开得早些。”这株牡丹原本是紫色的,一个月后果然开除了红、白、绿三色花。而且每朵花上隐约浮现出紫色的字迹。

这些字连成了两句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虽然心中惊异,但还是不肯认可侄子的本事,摇了摇头说:“这只是一个幻术罢了。”

▲八仙宫下院——西安永宁门湘子庙

韩湘知道叔父机缘未到,不好强劝,只得说:“叔父不要性急,我与叔父缘分未尽,后会有期。”

韩愈答道:“如果你心中还有我这个叔父,有你父母祖宗,我就在劝你一句,不要再执迷不悟,醉心于这些虚妄之事。如今你也好好想想,做个选择。如果你不知悔改,就请自便吧!”说完,气呼呼地走了。

韩湘当夜留下一封长信便离开了,信中说明了自己修道之志,并提醒叔父将有浩劫,言词非常恳切。

▲西安湘子庙湘祖殿

东汉以来,外来的佛教经过与本土思想的磨合,到唐代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唐代皇家虽然追尊老子为祖,然而几任皇帝却是佛教的狂热信仰者,佛教盛极一时,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当时有识之士为了社稷安危,依据儒学思想,提出反佛的意见。

元和十四年,唐宪宗要从法门寺迎佛陀舍利入宫供养三日。五十二岁的韩愈听到这一消息,立即写下《谏迎佛骨》,上奏宪宗。倡言:“身居大位,职掌风化,佛乃西方寂灭之教,骨乃西方朽秽之物,有何凭验知是佛指?清明世界,遭此欺愚,心实不忿!”

▲迎佛骨

宪宗一气之下就要将他斩首示众。幸亏群臣下跪求情,说迎接佛骨之时不宜处斩大臣。宪宗就把韩愈贬谪到广东潮州,那时候的潮州可是个荒蛮之地。

韩愈即日启程。从长安到潮州,一路上艰难辛酸,可想而知。韩愈随身带的两名家丁不停地发牢骚。韩愈失落地哀叹道:“我一生忠直,笃行孔孟之道,为什么到此年岁却落到这等田地!”

▲昌黎先生

两个家丁大声埋怨:“大人不好好在朝为官,非要口出狂言,激怒圣上!简直就是自讨苦吃。只可怜我俩本想背靠大树好乘凉,在您府上谨慎小心,图个温饱,谁知反跟你吃这等苦头。不能因为您送了性命,还是各走各的路吧!”

韩愈留不住二人,还被二人掠走了行囊,只剩一匹马。真是世态炎凉,一时都体验尽了。

▲头戴浩然巾的昌黎先生

南宋陈居中绘《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这时,正值寒冬季节,冰天雪地。韩愈饥寒交迫,筋疲力尽。他骑的马也经不住风刀霜剑,一蹶不振。韩愈此时,自觉已到末路穷途,心里反倒不怎么悲苦了。

他想:“与其死于刀,死于药,死于缢,死于溺,倒真不如死在这皑皑白雪中,有白雪掩埋,清清白白的,也算死得其所了。”于是抱着必死之心,趴伏在雪中,一动不动。

就这样,直到夜幕降临,韩愈睁开眼一看,不由地诧异万分。原来他正睡在一间清洁雅致的房间里,而那匹马蜷伏在身旁。韩愈以为自己在做梦,四下环顾,看见对面一张榻上,端端正正地坐着一个年轻道士。

▲昌黎先生被风雪阻于蓝关(西安湘子庙壁画)

道士见他醒来,轻叹一声,上前深躬作揖,含笑说道:“叔父还记得侄儿韩湘吗?”韩愈认出韩湘,心中一动,顿时老泪纵横,哽咽道:“我的侄儿,你我莫非是梦里相逢?”韩湘将叔父扶到榻上,连吹三口气。

韩愈顿觉浑身温暖,精神倍长,连日来的劳顿痛苦一下子消失殆尽。韩湘也向马儿吹了口气,马跃然而起,还向着主人点点头儿。韩湘叹息道:“连动物都懂得情意,人却做不到啊!世人逐名逐利,到头来能寿终正寝,已是大好的结局。真是可悲可叹!”

韩愈此时想起当时训斥韩湘子,赶他出门的情形,自觉惭愧。韩湘子宽慰了叔父一番,说此时醒悟为时不晚。韩愈问起韩湘怎么会在这里相遇,韩湘子笑道:“叔父不记得牡丹花瓣上的诗句了吗?这里就是秦岭蓝关。”

▲蓝关(陕西蓝田)遇湘子

韩愈恍然大悟,大声道:“原来如此。我当然还记得你的诗句。既然是前缘未断,我就续成一首诗吧!”于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本为圣明除弊政,敢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湘子放心不下叔父,一路护送韩愈来到潮州赴任。韩愈治潮惠政,驱鳄除害、关心农桑、赎放奴婢、延师兴学。他德化潮州,潮州人民世世代代都加以尊崇。

▲潮州韩文公祠

潮州的恶溪有很多鳄鱼,吃过江的人,害的百姓叫苦。韩愈知道后很着急,心想鳄害不除后患无穷,便决心为民除害。决定在城北江边设坛祭鳄。

韩愈写了篇著名的文章《祭鳄鱼文》以驱逐鳄鱼,他将这篇文章在河边设祭焚烧后,湘子暗中用道术帮助叔父驱鳄除害,百姓们为了纪念韩愈的功德,将恶溪改名为“韩江”。

▲湘子帮助叔父驱除鳄鱼(西安湘子庙壁画)

韩愈在潮州虽然只有八个月,但关心人民疾苦,驱鳄除害,兴学育才,为潮州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潮州的湘子桥,传说就与湘子有关。据说是韩愈欲为潮州百姓修桥便民,湘子传集八仙来共同修造的,充分表现出人们对韩愈叔侄俩的尊崇之心。

▲潮州湘子桥

唐宪宗知道韩愈对朝廷的忠诚,于是下诏将韩愈诏回京城复命。韩愈最终在京城长安羽化,功德圆满,后世将他列入孔庙祭祀。

点击读取精选热文

西安八仙宫正式实行免费赠香

八仙文化

吕洞宾,黄粱一梦修真仙

八仙文化

钟离权,大汉将军沙场御敌终入道

八仙文化

铁拐李,不迷外相救难人间

八仙文化

张果老,唐玄宗礼敬册封予以最高评价!

道长们联合署名提案申遗的“洞天福地”,到底是什么?

没错,道教是这样上香的!

中国人,你还记得怎样行礼吗?

道教冠服,看我衣冠上国之美!

进入道观,一定要知道这些礼仪!

道教说,生活在世界上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拜斗,是道教独有的祈福延寿科仪

禹步踏之,神驰九霄!揭秘道教法术之步罡踏斗

八仙庵的八仙殿,为什么会有9位神仙?连光绪皇帝都为之题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pz/11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