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优惠活动 http://m.39.net/pf/a_4892467.html
《成化彩鉴赏-五彩篇》之十七
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
明代宪宗成化朝是我国瓷器烧造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堪称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此时的瓷器造型玲珑秀奇,胎质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
很多传承下来的瓷器,胎质,彩料,画工之精妙,让人爱不释手,视觉效果观之美轮美奂,精妙绝伦。
成化御窑五彩,小巧玲珑,胎体轻薄,釉质莹润。纹饰精美、画技高超,以鲜红彩、红彩,矾红彩,叶绿、水绿、鹅黄、姜黄、桔黄、少有棕色,更兼色如赤铁之姹紫为主色调,色彩艳丽,色调热烈醒目。
与成化斗彩的柔和悦目及轻盈秀雅的风格比较,成化五彩更显端庄厚重。
成化五彩,两岸故宫只有北京故宫有一个残件收藏,其他所有博物馆不见收藏。
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积四十年之收藏为少见,当为珍稀品。
注:五彩每一篇前四节与上一篇只稍有改动,从第五节开始为新!
: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
:瓷器
:明代成化朝(公元--)
:明代
:朱奎收藏于年。
《博物要览》(明谷泰撰。天启间(—)刊行)谈到成化彩器形时说:
“成窑七品,无过五彩。“
意思是说,成化彩御窑分七个等级,五彩等级最高。
成化彩瓷器品种多样,品质参差不齐,近40年出土数量庞大,纵观所有我们已知的瓷器,“成窑七品,无过五彩”这个论断,当不无道理。
除去成窑一些高品级的斗彩脱胎瓷,高品级直径大的薄胎瓷,一些瓷胎掐丝珐琅彩,和一些纯手绘的珐琅彩瓷器,及少量的釉下五彩,成化五彩当是高品级的瓷器。
肯定有人要问,品级高在何处?
1.五彩做工精湛,器型端庄秀丽,多为小件。
2.五彩画工精湛,人物形象皆生动活泼,非一般画师所绘,其它形象精准灵动,皆为纯手绘。
3.彩料上乘,常见绿彩,黄彩含金,为其它瓷器品种所不见。
4.此类五彩不同器型,产量极少,一般只见一对,从未发现还有其它遗存,存世及出土极为稀少。
还会有人说,成化彩其它也很漂亮,画工也很精湛,严格意义上说,我们所见很多成化彩,确实漂亮,但多为批量生产,包括很多漂亮的珐琅彩,采用的都是批量生产,不是手绘,大部分为印花工艺。
不得不佩服成化朝的制瓷工匠,完完全全用的是纯矿物质原料的彩料,使用的却是印花工艺,印花工艺的水准大大超过了清三代印花工艺制造的瓷器。
不知道今天的景德镇制瓷工匠是否可以用矿物质原料,使用印花工艺,制造出成化彩这么漂亮的瓷器?
明代嘉靖年《江西省大志·陶书》依据传世实物记载的纹饰有:
“龙、凤、孔雀、云鹤、狮子、莲池、鱼藻、花鸟、花果、婴戏”等图案;
与道教相关的“八仙过海”、“八仙捧寿”、“三仙炼丹”、“乾坤六合”等;
与佛教相关的宝相花、八宝纹、莲托梵文、莲托八吉祥等题材;
有“火珠云龙、翼龙、螭龙、香草龙、海兽海怪、天马飞象”等祈福避邪的纹样。
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高20公分,最大径围直径10.5公分,盖径8.8公分,口径5.8公分,足径8.7公分。弧腹部深为5.5厘米,底足高为4.5厘米。
将军罐主要用于中国陶瓷艺术。
其盖颇似将军的头盔,故而得名。
造型为直口、短颈、丰肩、鼓腹。腹下部渐收,有平底无釉,亦有圈足,通体浑圆,器型高大。
将军罐最早见于宋代,国内所有关于将军罐的由来,都写是开始于明清时期,结论错误,属于少见多怪。
包括将军罐的器型,网上说,宋元将军罐粗,拙,事实正好相反,是明代以前的器型较细,高。国内网页上的很多专业认知,很多都是误导,感觉是故意混淆视听,就不想让你知道真相。
倒是清代的将军罐相对瓶围粗拙。
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画工繁复,十三道玄纹把画工隔离成七层,成化彩的最高级别——七层纹饰。
顶纽一朵红花,花瓣散下,顶纽收关处一道矾红彩玄纹,这是第一层纹饰;
第二层围绕顶纽矾红彩勾勒婴戏图纹,含金绿彩为奇石,红花,黄花,牡丹,百合绽放,萱草草长,黄衣红裤儿童手拿弓箭,红衣绿裤儿童双手紧握红缨枪,一个绿衣红裤儿童席地而坐,双手擂鼓,似战鼓咚咚;
第三层用红彩绿叶排列成几何图形一圈环绕,两道矾红彩玄纹收关;
第四层直口短颈口沿两道玄纹,短颈上两朵红花,两朵黄花对衬,花叶用绿彩成如意翅形,极具想象力,两道玄纹收关;
第五层肩部缠枝莲纹,四朵莲花,两朵红瓣黄蕊,两朵黄瓣红蕊,叶由绿彩,姹紫彩组成;
第六层为主纹饰,主纹饰亦分三层:
1,上部用红彩,矾红,绿彩,黄彩,姹紫色组成枫树枫叶,如意云纹,牡丹,月季,奇石,栏杆,萱草飘长,蒲公英随风飘荡,枫叶随如意云纹飘荡,萱草百花挥洒飘摇。
2,中部主纹饰,绘母亲或者女主人一位依桌端坐,一个仕女和一对侍童,正在服侍一个儿童在大盆水中玩耍,仕女拿着衣服候在一旁,一个儿童站在盆外戏水,一个侍童正在往大盆里面添水
女主人身后一个侍童手举华盖,一个儿童,手举旗帜,一个儿童,肩扛令旗一个儿童,手拿蒲扇,一个儿童,手挑红灯笼,一个侍童,手拉风筝,快步疾行,牡丹怒放,蝴蝶翻飞;
3,下部绿彩,红彩,姹紫色,黄彩,各色交替使用,绘奇石嶙峋,绘牡丹盛开,绘玫瑰欣欣,绘灵芝徜徉,绘花园草长。;
所有人物,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交相辉映,形神兼备,活灵活现。
最后第七层纹饰,为常见几何莲瓣纹由鹅黄彩,红彩,绿色,姹紫色组成,两朵矾红玄纹收关。
这个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虽然内容丰富,画作纷繁,但条理分明,疏蜜有致,足见画师功力。
一幅阖家安乐,共享天伦的画面跃然罐上。
这个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设色为红,黄,鹅黄,绿,姹紫,黑还有勾勒用的矾红彩7种。
而矾红色,实际上亦是红彩的淡化效果,黑细细观之,是姹紫色的淡描,所以,严格意义上说,实则只有五彩。
成化彩的特色之一,就是感觉设色丰富。
很简单,虽然使用彩料不多,但所有彩料多有色阶,由浅入深,加之所用彩料不拘泥,所有主色,既可以用于诸虫儿,又可以用于树叶,还可以用于花瓣,也可以用于花蕊,所有彩料,可以绘奇石,也可以用于其它,自然而然,造成一种彩料如此丰富,画面效果如此热烈纷繁的效果。
还有一点,成化五彩的黄绿彩明暗含金,看起来金光灿灿,别具风韵。
这是成化彩其它品类瓷器所没有的。
需要单独谈一谈成化彩所具有独特风格的彩料——姹紫。
在所有成化五彩器皿里,姹紫一色几乎无处不在,如意云纹,叶脉,花瓣,石头,花蕊,除去人物头发,眼眉等用淡描姹紫,其它几乎无处不在。
也就是说,姹紫一色在成化五彩诸颜色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也构成了成化五彩的专属权:
故宫耿老先生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有很多误导,但独对成化彩姹紫一色的解释,非常到位,就是“色如赤铁”,看起来就像用溶化的铁水描绘,表面疙疙瘩瘩,参差不齐,才会出这样一种效果。
而成化五彩之所以具有独特风格,与姹紫色的使用不无道理。
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中还有一句可以借鉴的话:
“至于独具特色的姹紫,色如赤铁,表面干涩无光,作为识别成化斗彩的特殊依据,常凭此色便可定论,所有后仿者均望尘莫及”。
潜台词不用说,那就是:
“凡见姹紫一色,既可断真”!
实际上,“姹紫”一色,在诸色调中,与烧成温度有关,看上去,目鉴的效果就是像一块疙疙瘩瘩的铁,表面上荧光闪烁,深厚凝重,完全没有平面。
在这个器皿上,当属于“黑”色,但在另一个器皿上,你会认为是“深棕色”,我以为,彩料是一致的,不同的是烧制的温度有别,造成了颜色上的些微差异。
成化五彩,一改成化斗彩填彩随意,不拘一格的风格,红彩勾勒描绘图形,但所填各色,一丝不苟,绝无越界,到此时,可以体会到成化五彩的绘画风格,不再是成化斗彩中似国画中的小写意风格,而是传统国画中工笔画的风格。
说成化五彩,画工严谨,一丝不苟,绘画风格似国画中的工笔画,当一点也不为过。
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胎体薄,等同于薄胎瓷。
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做工精湛,画工妙手丹青,器型端庄,高贵典雅。
杯底书青花双框《大明成化年制》娴熟见拙六字另一类楷书款。
底款青花为平等青,呈朦朦状,为典型成化青花态。
五彩家园乐小将军罐为鲜见品,在“成窑七品”的成化彩中,当居高品级。
成化五彩的制造工艺和极具美感的画工,使得成化五彩在成化彩如此众多的瓷器品类里,独树一帜,从而成为成化彩的佼佼者。
图片来自“醒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