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声札记关于放手罗曼蒂克时代里病态的

ios开发求职招聘微信群 https://www.edunews.net.cn/2021/ywbb_0912/131570.html

本文字数:字

阅读时间:7分钟

张爱玲

读张爱玲的小说,总能感受到字里行间爱情的不易。就范柳原一句“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工夫恋爱?”,便道出青年男女之间朦胧的甜蜜与苦涩。在为世人所熟知的《倾城之恋》里,在那个兵荒马乱的时代,漫天的硝烟可以摧毁一座城市的尊严,但是总有地方可以容得下一对平凡的CP。反而香港的陷落,成就了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使人歆羡。于是,爱玲姐笔下的爱情凄美如斯,但却温暖伊人。除去其作品一贯的结构的精巧和语言的细腻之外,更有一份独特的浪漫气质。

然而,张爱玲文字的另一面,即抛开浪漫,揭出病苦的一面,是多么锐利,冰冷而坚硬。点上一炉沉香屑的那一刻,香炉里飘出的幽幽的甜味,嗅着,嗅着,就散了。

“请您寻出家传的霉绿斑斓的铜香炉,点上一炉沉香屑,听我说一支战前香港的故事,您这一炉沉香屑点完了,我的故事也该完了。”

——张爱玲《沉香屑·第一炉香》

《沉香屑·第一炉香》叙述的是叙述的是上海女学生葛薇龙求学香港,被其姑母梁太太(富豪遗孀)所利用,来吸引男人,满足其虚荣,荒靡的生活。在“八仙花蓝,老钞已旧;时光虽逝,神圣永恒”“丝滑羊绒,古龙水香,和煦日光”“车水马龙,藤影余晖”的生活环境里,葛薇龙渐渐沉醉痴迷,被囚禁在短暂的淫逸空间,变得热衷于这种享乐主义的声色犬马的生活,且与花花公子乔琪开始了从一开始就注定是悲剧的恋爱与婚姻。故事没有完全讲完,但一炉香的熄灭,暗示葛薇龙在年华老去,在花花公子乔琪眼中失去价值后被残酷抛弃的结局。

通过葛薇龙从单纯的女大学生到香港交际花的转变,张爱玲硬是将一块结了痂的伤口活生生的剥出血来。从遇见梁太太的那一刻起,葛薇龙就已经朦胧意识到以后可能的富贵、浮华甚至是腐烂的生活。然而,她选择了留下。在一次次的舞会、园会的交游里,葛薇龙逐渐清晰的认识到梁太太实际上是在利用自己,但是她放不下眼前的富贵繁华,在贪恋浮华和追求精神自由的痛苦挣扎中,她经过深思熟虑仍然选择留下。如果说那时她还有选择可以离开的时候,那当她遇见花花公子乔琪并不幸的坠入爱河,为保持一份卑微的爱情而选择了结婚的一刻,她的人生就被限制在了易冷的烟花里。让我最感到可怖的是,每一次葛薇龙的选择,都是经过了深思熟虑后的慎重选择。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字字珠玑,张爱玲将这伤口整块剥下,将葛薇龙一步一步推向绝望的悬崖边上而不自知的时候,作为读者的我们才恍然大悟,葛薇龙的故事,似乎就是每个人在每个时代不可避免的可能遭遇的病态的关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我在想,究竟是什么让亲密关系里面的悲欢离合、相信背叛成为古往今来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究竟是什么让葛薇龙爱的如此卑微,在感受爱情的同时却又痛彻心扉。“不知悔改,越加深刻,越加强烈。”就像那首歌里唱的,“爱不爱都可以,我怎样都依你”,或许文章想告诉我们的,是一个人要学会感受孤独的能力。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同床异梦是每个人必然的命运。我们所需要学会的,是精神上的独立,对华美衣服,华丽的茶话会,对“司徒协在她手上套上那灿灿金光的金刚石镯子”说拒绝的自由和能力。孤独使人清醒,放得下,才拿得起。

“总有一天,你不得不承认我是多么可鄙的一个人。那时候,你也要懊悔你为我牺牲了这许多!一气,就把我杀了,也说不定!我简直害怕!”薇龙笑道:“我爱你,关你什么事?千怪万怪,也怪不到你身上去。”

——张爱玲《沉香屑·第二炉香》

《沉香屑·第二炉香》叙述的是一个把自己女儿永远看作孩子的母亲蜜秋儿太太为了保持她们的“纯洁的思想”而把她们与性知识进行隔离,使她们对于“性”一无所知。对性的无知使出嫁的大姐靡丽笙误以为有生理需求的丈夫佛兰克丁贝是个变态。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二女儿愫细儿身上,不懂性知识的她在新婚之夜出逃,哭哭啼啼勇闯男生宿舍,让不了解事情真相的人误以为其丈夫罗杰是一个鲁莽的色情狂,致使罗杰在工作,生活中屡屡受挫,终于在受到别人讽刺之后,选择了与佛兰克丁贝相同的道路——自杀。

在第一炉香烧完之后,张爱玲的第二炉香不久就面世了,当克荔门婷把胳膊支在《马卡德耐使华记》上,采用了冷静的,纯粹客观的中年人的态度谈论这那个年代里一个“秽亵”的故事的时候,“我”便意识到结局必然是悲哀的。

人生往往是如此——不彻底。

——张爱玲《沉香屑·第二炉香》

对于性的谈论,时至今日仍然议论纷纷。受到之前票圈刷屏的华东政法大学关于女生月经的相关话题讨论的启发,我惊奇的发现在21世纪,性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属性,甚至在人们的思想里竟然没有简单的物理规律那样被了解透彻。(甚至还有将性快感与之类比的,这就很离谱)

回到小说,文章主要叙述的是罗杰的故事。但故事背后想探讨的却是屋檐下三个女人的一台悲剧。

新娘子愫细儿是一个“绝对纯洁”的女子,思想圣洁,但是美得像死掉了一样。在她的世界观下,一个原本正常的可以美满的婚姻像是一个肮脏的故事。关于性的知识,是对她世界观和恋爱观的最沉重的打击,“一切美的幻想都破灭了”。

要命的是,愫细儿仍然认为自己对这世界看的十分透彻。她爱罗杰,所以她和他结了婚,但是,在新婚之夜,愫细儿没有办法理解罗杰的“爱的行为”,跑出家门,闯进男生宿舍,高举纯洁的圣旗走向罪恶的深渊。将闺阁之事公之于众,让世人误以为罗杰是个鲁莽变态的色情狂,生生将罗杰逼入绝境。甚至到了最后,在夫妻之间,她允许罗杰:“现在你可以吻我一下,只一下。”(允许我读到这里的时候笑出了声,但笑完之后感受到的是赤裸的冰冷)

煤气所特有的幽幽的甜味,逐渐加浓,同时罗杰安百登的这一炉香却渐渐的淡了下去。沉香屑烧完了。火熄了,灰冷了。

——张爱玲《沉香屑·第二炉香》

当我读完最后一段,开始反思罗杰的悲剧为何发生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悲剧的幕后黑手居然是是笔墨不多的蜜秋儿太太。因为对女儿过分宠爱,她有意识的不让女儿们接受有关性的知识。她难道不希望女儿们幸福吗?当然不是,但长期的守寡使她的内心发生极大的扭曲,她害怕失去女儿的陪伴,这样她会孤独终老,客死他乡。

又是一个高举爱的圣旗走向爱的深渊的人啊!这种对女儿占有的欲望,是对母爱的僭越。她不能容忍任何一个男人夺走自己的女儿,渴望对女儿们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为此甚至不惜牺牲掉女儿们的幸福。

故事的本身,看上去是在描述罗杰在受到周遭的人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后抑郁自杀的“死亡陷阱”,实质上指向了蜜秋儿太太对她的女儿们所布下的“死亡陷阱”。这种病态的爱,直指人性深处的纯洁的爱所可能产生的“癌变”。学会放手,让你爱的人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自由,而不是像曹七巧一样,用鸦片烟侵犯了原本蔚蓝的天空。

“一个脏的故事,可是人总是脏的;沾着人就沾着脏。在这图书馆昏黄的一角,堆着几百年的书——都是人的故事,可是没有人的气味。”

——张爱玲《沉香屑·第二炉香》

“小情小我才是永恒。”此语信然。张爱玲的笔下那个罗曼蒂克时代里的悲欢,有着倾城爱恋的传奇,同样也有值得我们应该反思的关于病态感情的困扰。当然要勇敢的追求可能拥有的感情,但美好破碎之后,也要学会接受。关于放下,学会放手,不必拘泥于一段段可有可无的关系,因为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

与诸君共勉。

庚子年十月十三

作于清华园

END

弓马

排版

金佳熠

审核

王超辅导员、金佳熠

声明:本文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未央机械小喇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jz/714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