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和远方大同西藏行路书

大同市委侯忠

诗和远方——

大同西藏行路书

第一天行程轻松启程过黄河(山西大同至陕西韩城)

年6月11日,感觉第一天的行程没什么好说的,安排好一些工作上的事务,已经下午四点了,开始从大同市区出发。

在路上走的过程中,一直寻思着晚上住在哪儿,总觉得晚上住在运城等一些省内城市不够过瘾,一定得出省。因为我自己对省内和周边省市的环境情况比较熟悉,考虑到第二天的行程连续性,决定经河津,西出山西,过黄河,晚上住陕西韩城。

这样,第一天尽管出发的晚了些,还是出了本省,心里有一种满足感。韩城不是个大地方,因为地处黄河西岸,八百里秦川的东部,所以是个文化、经贸相对繁华的地方。

韩城和大同周边的县区经贸往来也不少,所以不是个陌生的地方。关键是,韩城在历史上比较有名,读书人都知道韩城是司马迁的故里。

晚上9点多到的韩城,开饭时间已过,找了一家肯德基吃了顿快餐,因为韩城相应比较小,能晚上吃到肯德基就不错了,没法和大同相比。

入住了具有政府招待所性质的韩城宾馆,条件尚可,一夜无话。第二天行程快快乐乐翻秦岭(陕西韩城至四川德阳)我们一行六人,三男三女,两部车。我开的是陆风X8,2.5柴油,四驱带差速锁;

另一部是CRV,2.4汽油四驱。这两部车都是新车,刚磨合出来,都跑了不到公里。

第二天的计划是晚上住在四川的雅安,由于过秦岭费时较多,也是其他同行几个人第一次真正的长途跋涉,大家都有点不适应,有点累,在太阳刚落山时选择四川德阳住了下来。

这一天,早上从韩城出发,一路高速,穿越八百里秦川。那种感觉,一下就把人拉回到秦皇汉武的年代。在冷兵器年代,八百里秦川的富庶既成就了秦汉的强盛,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最为宝贵的传统文化基因。

路经古都西安,在高速上可看到大雁塔,玄奘的取经故事历历在目;南望终南山,历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在那里面修心养性,描绘着自己心中的那片白云。进入秦岭,要穿过数不尽的隧道,车也不能快速行驶,速度只能慢下来。

遥想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何等的英明!入秦岭三个多小时,途径一块平原,汉中市就在这块平原上。汉朝、汉高祖刘邦、汉民族的汉的开始,就从这里起步。

汉高祖刘邦起先被封为汉王,就在这里。汉中平原,一块富庶的土地,刘邦发家的地方,途经这里,不得不让人对其肃然起敬。一道道大山,一座座秦岭,不知道阻却了多少英雄好汉的脚步,也不知道埋葬了多少英雄好汉问鼎中原的梦想!

诸葛孔明就屈死在汉中的五丈原,千百年来,诸葛孔明是我们智慧的化身,面对秦岭,面对闭门不战的司马懿,就连诸葛孔明都没有办法,想一想,秦岭是什么?

在古代,秦岭不仅仅是诸葛孔明都无法翻越的高山,更是人们心中的一座永远翻越不过去的高山!气候地理上,秦岭隔开了季节;沿革上,秦岭成了蜀、魏两国的前沿阵地。李白翻越秦岭时,也只能无奈地喊出:蜀道难,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过了汉中,又过了不少山,就到了剑门。记得《三国演义》里大将张郃就死在了剑门,剑门又叫剑门关。从汉中出来,几乎是一路下坡就到了剑门。到广元、到江油,这里是诗仙李白出身的地方。北川、青川、汶川就在这里,也是08年汶川大地震的地方。

这一带我过去来过多次,知道再往西面还有一个叫平武的县城,这里有一条路,可以直接到九寨沟。平武是黄衣藏族居住的地方,平武有个小天安门,和北京的一模一样,据说就是当年的头人到北京后,按照北京天安门设计建设的。

路过绵阳,绵阳是个科技城,主要是国防科技,保密机构多,我过去来过多次,人们熟知的民用家电四川长虹总部就在绵阳。绵阳的教育搞得好,据说四川省的清华北大考生名额有一半人数被绵阳一中考走了。

晚上住在德阳,中国二重就在德阳,一重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在反修防修年代,作为三线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国家把二重放在了大后方德阳市。现在,中国二重在国防工业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午饭在秦岭服务区吃的,主食是肉夹饼,那个香啊,也许是大家有点饿的原因,尽管是露天吃的,大家都觉得这顿饭,吃得真好。

第三天行程感受大渡河初识天路难(四川德阳至四川雅江)

我们一行六人中,我叫好好,来自大同本地县区阳高,在市区上班。我老婆是纯种满族人,她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的父辈,都是旗人,年辛亥革命前都为宫廷办事,年卢沟桥事变后为求生计,辗转离开北京,我岳父岳母都在北京出生,我老婆出生在大同,因为这些,熟知的人多年来大家都叫我老婆格格。

我车上另一位女性是我二姐,二姐在张家口推广国学,在古堡主持了一个抡才书院,颇有影响。CRV车主是袁帅,北京理工大学毕业,年以前曾是我市电台的知名记者和主持人,同车的女性是帅帅夫人,另一位是老董,老董是我和帅帅的同学。

第三天的行程计划是从雅安到雅江,约公里,考虑到沿途要经过泸定桥等景点,还有就是海拔高度的因素,所以这一天的行程安排的不算多,但事实上这一天是比较艰难的一天,直到晚上10点多才到达雅江,草草吃了顿方便面碗面。

早上从德阳出发,一路顺利,很快到达雅安。

国道就是川藏线,是进藏的唯一路线。到雅安后,就得下高速,走国道进藏。雅安到泸定走国道,公里左右。

到了雅安才发现,雅安到泸定之间的国道全线封闭,需绕道石棉县。雅安到泸定绕道石棉县,路程翻倍,由公里左右增多到多公里。雅安到石棉县多公里,全程高速。

石棉县到泸定是县级公路,路沿着大渡河一直穿行在山谷里面,路窄,好在车不算多,也跑不快,时速不到50迈。

总体来说,这天上午还算顺利,早上从德阳出发,中午过点儿到达泸定。有两点比较深刻的感受,一点是从石棉县一直沿着大度河边到泸定的多公里县级公路,近两个多小时沿大渡河的路程,车不快,让我们充分地感受了一回大渡河的魅力。多好的河水啊,要是我们大同市能有这么一条河,该多好啊!

另一点感受是高速公路,从雅安到石棉县的高速公路,这段高速公路是成都到西昌卫星发射基地、到攀枝花、到昆明市的高速公路的一段,高速公路分来回两条路,好长好长的路段,一条路基本靠在山坡上开挖修建,另一条基本是天路,水泥柱架在空中,都是几十米高的柱子。

质量上乘的山间高速,很让人震撼,震撼的是,祖国强大了,真的强大了。修这么一条高速公路,得要多少水泥钢筋,需要多少人去建设,得花多少钱,这类工程,有多少国家,就是举全国之力也办不到,而我们做到了!

中午12点多,顺利到达泸定,参观了泸定桥,吃饭,不再细表。

下午2点多从泸定出发,计划早点能到雅江,准备中途在康定作短暂停留,去寻觅一下《康定情歌》的那份情怀。泸定的海拔不算高,1多米,比大同市区的0米左右海拔差不多。

出泸定,到康定,海拔逐渐抬高,康定海拔2多米。因为康定城在半山坡,修路,没有一个适合落脚的停车远望地方,所以,去寻觅一下《康定情歌》的那份情怀的愿望只好放弃了。

出了康定,海拔连续升高,车上的格格和二姐逐渐静了下来。康定到雅江要翻越两座高山,一座是折多山,海拔多米;一座是高尔寺山,海拔多米高。

随着海拔的升高和修路的问题,前行逐渐艰难起来,路也逐渐不平坦起来。在翻越折多山时,因为天色还亮,感觉尚可。好不容易到达折多山顶,天色将暗,大家还可以下车,瞭望一下远方。

下了折多山,到了新都桥,新都桥海拔多米,是折多山至高尔寺山之间的最低点。在折多山至高尔寺山之间多公里范围,海拔均在米以上。第一次在这么高的海拔长时间行进,对人,对车,对驾驶技术,都是一种考验。

两辆车动力下降都非常明显,我的X8,柴油车,换挡掉速快;CRV,无力。在攀爬高尔寺山时,天黑,大雨,路极其不好走。因为这段路大家都缺氧,记忆力下降,回顾起来,他们只记得非常害怕。

国道正在修建穿越高尔寺山的隧道,所以,旧路很难走,大多是土石路况,一边又是万丈深渊,路已经砸得非常不平坦,坑坑洼洼。

我的问题主要是陆风X8车灯不好,新车不了解,我只好把雾灯也打开,大雨,勉强能看到5米左右,有时,我就跟着前面的车走,也不用顾忌路平不平,只要不掉到山下就行,陆风X8的底盘高,不用考虑磕碰底盘的问题。

海拔高,也走不快,大雨,基本是1档前行,偶尔2档,我挂了四驱,熄不了火,有路就能前行。帅帅的CRV底盘低,得选择路面,不容易,好在CRV是汽油车自动挡,加速和启动反应快些。

由于路途实在是凶险,我也顾不上与帅帅的CRV联系,只全身灌注驾驶,头比较闷痛,但思维还很敏捷,格格和二姐两位女士因车外下着大雨,也看不见,所以她俩也不太明白驾驶的艰难,我也不敢说,怕吓了她俩,就这样一直爬行,我觉得差不多够两个多小时,好不容易到达高尔寺山顶的一块平坦的地方,可以停车,之前就根本没有一处可停车的地方,山顶上基本不下雨了,全是雾,能见度依然很低。

我停车,在高尔寺山顶撒了泡尿。下车时,有种腾云驾雾的感觉,好像身不由已。当时想,可能和高原反应有关。后来了解到,从低海拔连续攀高到高海拔地带,解手撒尿是件很危险的事情。从低海拔连续攀高到高海拔地带,身体内外压力需慢慢适应,即时内急也要慢慢等等,撒尿很容易导致体内体外压力失衡,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从高尔寺山顶下山一路坡急路陡,差不多有40公里下坡路,一路下雨,到了雅江雨依然未停。这一天,是路途中最累最艰难的一天,感觉危险性超过了过通麦天险。第四天早起,雨停了。在雅江宾馆的外面,欣喜地看到了一家大同小吃,感觉分外亲切!

第四天行程天路遇挑战进退两为难(四川雅江县至西藏芒康县约公里)

现在回忆起来,也很难表达清楚从雅江县城出发后一天的艰难行程。雅江县城约米的海拔,住了一晚,早上从雅江县城一出来,就是连续近50公里的爬山路,要攀爬过多米的剪子弯山,上了剪子弯山后,连续多公里的路程都在米以上,对车对人都是极大的挑战。

不知道自驾进藏是多少国人的梦想,既然是梦想,就一定不是要克服一般的挑战,如果是一般的挑战,那还是梦想吗?这种挑战,绝对是二般的,谁去谁知道,去了也难说清。

车辆和驾驶的问题,我觉得属于技术性问题,既然属于技术性问题,解决的办法相应简单些。我开的陆风X8是柴油车,海拔0米以上,换挡掉速快,换挡瞬间发动机转速就从转掉到转,尽管有头天晚上的经验,还是驾驶起来感到很无奈,主要是提速困难。

上坡时,大多时间只能使用1挡2挡前行,柴油车提速慢,好不容易上来点速度,还没换3挡,就得急转弯,只能减速,又回到1挡。会车超车也是如此,提点速度的希望总是落空。相比而言,帅帅的CRV高原启动要快得多,到中午吃饭时,两部车逐渐拉开半个小时的车程。

最难以解决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人的高原反应问题,这是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尽管出发前已经做了不少思想和物资准备,但问题的到来,还是要比想象的严重的多得多。

每个人都高反,头疼头闷。我驾驶车辆,个人感觉头疼在可忍耐的范围内,可以确保安全驾驶。

问题发生在格格身上,她的高反强烈。格格斤的体重,平时力大无穷,壮如牛。随着海拔上升,格格逐渐感到体力不支,先是浑身难受,四肢无力,后进入半昏迷状态。为了缓解症状,将格格由副驾驶位置换到后排躺下。

从雅江出来,不到公里,好不容易到了理塘。在理塘给车加了油,格格高反这么严重,我需要想一想,理一理头绪,看看怎么办,是进还是退。计划晚上住在芒康,芒康海拔约米,理塘距离芒康大约有公里,理塘芒康之间的巴塘海拔米。必须要熟知周边的海拔情况,以便在紧要时刻能用最短的时间把格格运到低海拔地区。

这时,对于我来说,我的自驾进藏游已是不重要的了,到了关键抉择时刻,如何解决格格的严重高反问题,是面临的最严重挑战。我告诫自己,关键时刻,必须理智,是进还是退,必须要依据格格的身体状况确定。

思考再三,我还医院找大夫请教一下再拿主意。理塘是个海拔多米的县城,县城修路,坑坑洼洼,小县城,人不多,估计小镇也就2千人左右。在主街道路边,医院,因为高原天寒,接待我的女大夫穿了羽绒服。

我向女大夫说了格格的情况,女大夫说问题不大,可以前行,并给配了药。女大夫说一包药15元,问我要多少,我当时也没细思考,要了10包。每包药有5种药片,共七八颗,有红色的。每种药女大夫都要从小瓶子倒出来数数,包好,费了好一阵子时间。

从医院出来,加上对地理海拔的了解,心里总算踏实了一些,同时,心中也初步形成了能及时下到低海拔地区对格格急救的方案。因为当时我自己也有高反,后悔没了解那位女大夫给具体配得什么药,也后悔买得药少了,应当至少买50多包。

当晚住在芒康,凌晨2点多,和我住一间房的老董,实在高反难受的忍受不了了,我到格格和二姐房间取了配得药,老董吃了,好多了。

买药出来,给格格吃了,结果没走多远,格格就呕吐,药是白吃了。直到中午到巴塘吃饭,格格才又勉强吃了药。整整一天多时间,格格无法进食,喝水也呕吐,迷迷糊糊,太吓人啦!

雅江、巴塘、理塘三个县都属于四川省,属甘孜地区。午饭后从巴塘出来不久,就到了金沙江,沿金沙江南行一段路程,过金沙江,进入西藏境内的芒康县,芒康县属于昌都地区。

金沙江可不是一般的江,是大江,上游是通天河,从唐古拉山三江源而来,下游就是长江。金沙江还是西藏和四川省的界江,金沙江西,属西藏,金沙江东,属四川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和雅鲁藏布江是四条大江。

雅江不是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全部流域都在西藏境内,在拉萨南部,日喀则北部,拉萨去日喀则必须要穿过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江在西藏东南地区南折出境进入印度。

雅江是雅砻江的简称,雅江也不小,雅江南下到四川攀枝花一带汇入金沙江,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支流。

翻山越岭,穿越这几条大江,是自驾进藏的重要内容,感受这几条大江的魅力,也是进藏感受的重要组成部分。

过金沙江进入西藏不久就遇到了设卡检查点,主要是领限速登记卡,时速不能超过40迈。

到达芒康时太阳还没落山,格格直接休息了,我们5个人都非常累。我为格格买了一盒葡萄糖注射液,给她喝了两支,呕吐了部分,吃了在理塘配的药。此外,我又买了两袋葡萄糖粉,以备驾驶时自己喝,我觉得大脑消耗的能量主要是葡萄糖,驾驶时一直在喝糖水补充大脑消耗的能量。

晚饭时,我说一定要多点多吃牦牛肉,牦牛是高原动物,牦牛肉能量多,营养丰富,平时我一般不吃肉,为了补充体力,我不得不多吃肉了,心里直念阿弥陀佛!

从饭店给格格端回饭菜,格格也没吃一口。饭后,二姐给格格又刮了痧。就这样,心带忐忑地休息了。

高原反应,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失眠,无法休息恢复体力,我在雅江就失眠没休息好,到了芒康尽管很累了,还是难以入眠,好不容易有了点睡意,同房间的老董出状况了,安排好老董,凌晨3点了,好在存在时差问题,相当于大同的凌晨1点多吧。

我平时就有失眠的习惯,也不怎么在意,疏忽大意的是,从大同出发时没带平时使用的书包,里面的安定药片忘记了带上,这么大的瑕疵不该有,只能空自长叹了!

第五天行程踏平坎坷成大道不畏艰险又出发

(芒康到八宿公里)

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格格闺蜜的母亲随旅游团还去了西藏,老太太70多岁了,坐火车去的,说身体有些不服,就是在拉萨打了两次点滴。我过去坐飞机也去过两次西藏,也没觉得有多少反应。

加上电脑网络上的一些帖子,都说的是进藏看到的美景如何如何的好,所有这些,给人的印象和感觉是,自驾进藏是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可以随时下车欣赏雪域高原的美景,有多好多好,等等。

其实,不是这样的,自驾进藏与乘飞机、坐火车进藏根本不是一个概念,困难要比想象的或道听途说的大的多,在此,还是建议大同的朋友们,自驾进藏,慎重,慎重!要进藏,一是驾驶车辆问题,一是高反问题,这两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方可前行。

年国庆7天假期,我驾驶依维柯改装房车带家人走了一次河西走廊,顺便从酒泉往北绕道看了额济纳的胡杨,回来时从敦煌往南直接翻越阿尔金山,进入柴达木盆地北端经德令哈到了青海湖。阿尔金山多米,山路最高海拔米,只是海拔高的路段不长。

车上有我2岁半的小女儿和72岁的老岳父,我老岳父体重斤,心脏不好。为了安全起见,我采取了快速穿插的办法,翻越阿尔金山时我不停车一口气行使了公里。

当时,我车上带了氧气瓶等好多急救物品,家人都在车里躺着,虽然都觉得有高反,但基本都很轻微,没什么明显不适。

这次进藏就不同了,雪域高原的风景的确美,生态污染少,天也蓝,关键问题是空气稀薄啊,看着蓝蓝的天空,呼吸不到足够的氧气,开车又走不快,跑不了,这种无奈,真的不是一般的无奈!如果,我仅仅是坐在车里,不说话,静静地享受车外的美景,那肯定是另一种感觉了。

问题是,我老婆格格严重高反,还有50多岁的二姐,还有另一部车CRV需要照应,还要自己注意安全驾驶,我面对的挑战,只能说,很大很大!我自己暗地里庆幸的是,出发时坚决没带3岁的女儿,也没带想进藏的72岁的老岳父,如果带上这两个一小一老,我肯定完蛋了!

第四天晚上,在海拔多米的芒康休息了一晚,第五天一早,格格严重的高反奇迹般地好转了,这一好的迹象,强化了我们继续前行的意志和决心。打算第五天前进公里左右,翻越几重山水,晚上早点在八宿入住,八宿海拔在3米左右。

芒康到八宿之间,依然有多公里的路程在海拔米以上。格格和二姐的身体基本适应了雪域高原的稀薄空气,芒康到八宿之间的穿行,主要是对驾驶员的考验。早上从芒康出来,就要翻越4多米的拉乌山,从拉乌山一路转弯下坡,约50公里左右,下到海拔多米的澜沧江,近米的高低落差,数不尽的转弯山路,对身体对车辆驾驶都是挑战。

澜沧江也是大江,与怒江几乎平行南下,出西藏,进入云南,澜沧江从云南出境,进入老挝和泰国,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河流了,就是知名的湄公河。

过了竹卡(如美镇)不远就要过澜沧江了,过江时,因为大桥周边相对平缓,没有欣赏到澜沧江的惊涛骇岸,但面对即使流动有些平缓的江水,已经完全能够感受到它展现出来的不一般气势。

过了澜沧江,继续攀爬,要过多米的东达山和多米的业拉山。东达山和业拉山之间差不多近公里的路程,除了其间的左贡地势较低,海拔多米外,大部分道路海拔都在米以上。

中午在左贡吃了午饭。从多米高的业拉山下来,一直下到海拔多米的怒江河谷,近米的落差,要经过数不尽的山弯,好不容易看到了山下的绿色小村庄,以为这下到怒江了,其实不然,这只是业拉山下一块儿很小的平坦绿地,这个绿色小村庄下面依然有数不尽的下坡,数不尽的山弯。人们把这些弯子叫怒江72拐。

感叹这个小村庄,方圆上百公里少有人烟,居然有人能生活在这里,这些居民即使不是神仙也胜似神仙。

感叹我们的子弟兵,有多少解放军战士为了修筑这条天路,把青春和生命奉献给了祖国,他们,就是我们共和国的脊梁,我愿意为他们跪拜,感谢他们!

终于,从业拉山下来,在怒江大拐弯处做了短暂停留,充分地感受了一把怒江之“怒”。怒江大桥,其实不算很大,是一座可吊升的铁桥,不宽,只能一次过一辆车,建筑在万丈山谷之间,桥下就是汹涌的怒江水,桥两端都有武警把守。

沿怒江而行几十公里,猛然觉得,往来车辆很少,几乎没遇到几辆车。怒江两边没什么岸,全是陡立的山谷,河谷边的国道,也是人工开出来的,这就是川藏线,是进藏的必经之路。

六月份,正是自驾进藏的最佳季节。路上除了一些零星的货运车,车辆很少。由此判断,中国这么大,自驾进藏的人其实很少很少!

第六天行程人间仙境隔万年通麦吊桥两头牵

(八宿到八一公里)

早上从八宿出来,一路风景很好。

“端午”节调休,连续休息3天。大同房车群的朋友文文一行多人多车正在进藏的路途上,每天都有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
有什么办法根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jz/21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