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花的历史考证
琼花花序
琼花是我国的千古名花,也是美丽的园林花木。正如宋朝的张问在《琼花赋》中所述的那样,琼花“俪靓容于茉莉,笑玫瑰于尘凡,惟水仙可并其幽闲,而江梅似同其清淑”。它那淡雅的风姿和独特的风韵博得了历代骚人墨客的赞赏,有关琼花的迷人传说,一直吸引着无数中外游客。琼花是那样的受人厚爱,无愧为“中国独特的仙花”!
然而,迄今为止,尽管“琼花”作为一种植物名称已出现在祖国现代的植物学、园艺学文献之中,而对琼花的芳踪却不是了解得很清楚的。
一、琼花名称的由来
“琼华”(华,同“花”)一词,用以指树木之花,最早出现于《汉书》中。《汉书·司马相如传大人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叽琼华”。在此,琼华系指仙境中琼树之花。琼者,美玉也。琼花一词,顾名思义,是泛指那些开美丽花朵的花卉。
“琼花”作为一种特定的植物名称,根据现有史料,最早出现于北宋太宗时王禹偁所作的《后土庙琼花诗·序》中,《序》中说:“扬州后土庙有花一株,洁白可爱,且其树大而花繁,不知实何木也,俗渭之琼花。因赋诗以状其异云。”由此可知,“琼花”之名在王禹偁记述之前已流传于民间,并非王氏所首创。同时,亦证明宋祁《宋景文笔》所载“维扬后土庙有花曰玉蕊,”王禹偁爱赏之,更称曰‘琼花’”的说法氏错误的。
二、古琼花的栽培历史
对于古琼花的栽培历史,争论的焦点在古琼花始于何时这一问题上。有的传说早在汉代,建后土庙之前就有此花,因而混同于唐代之“玉蕊”;而《扬州府志》和《甘泉县志》则记载琼花开始种植于唐代。还有人认为“琼花栽于宋朝初年”。
宋敏求在《春明退朝录》中指出:“扬州后土庙有琼花一株,或云自唐所植,即李卫公所谓玉蕊花也。”有人考证,玉蕊是西番莲科西番莲属的鸡蛋果PassifloraedulisSims.,这是一种草质藤本。而琼花是“树大而花繁”,可见宋氏将琼花和玉蕊混为一谈。而葛立方在《韵语阳秋》中则第一次提出了“玉蕊即玉蕊,非山矾,亦非琼花”的确。郑域也谓:“维扬后土庙琼花,安业唐昌宫玉蕊,判然两物本不同,唤作一般良未是……后人不识天上花,又把山矾轻拟比“。胡应麟在《说丛》中云:“玉蕊自植于唐昌,琼花独产于后土,广陵长安道里悬绝;琼花无别本,而玉蕊托根非一。玉蕊既即琼花,诸题玉蕊者,不应绝口不及琼花之名。”所有这些,都只表明“琼花非玉蕊”的观点,并未否定后土庙琼花是早已存在的。
前面已经提到,“琼花”两字始见于宋初文人笔下之际,琼花已是“树大而花繁”,琼花的名字亦早已在民间流传了。唐、宋两代相隔只不过五、六十年的时间。即便在宋朝的记载中,已有“或云自唐所植”的说法。因此,愚见《扬州府志》和《甘泉县志》所载琼花开始种植于唐代的说法是较为可信的,今版本《辞源》业注明:“琼花相传于唐人所植。”而有人认为“琼花栽于宋朝初年”以及否定“琼花唐时始植”的理由似乎并不充分。至于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诗:“西门秦氏女,秀色如琼花”,句中的琼花究竟指什么?笔者认为,这里氏比喻开红花的花木,因为诗人氏不可能借开白花的琼花来形容红颜少女的动人秀色的。而且,《说文》以琼为赤玉,于李白同时代的柳宗元在其《新植海石榴诗》中“粪壤擢珠树,莓苔插琼英”的诗句,借与琼花近义的琼英来比喻开红花的石榴花。
对于“汉代始有琼花”,笔者未查见史籍记载,不敢苟同。也许是与《汉书》中的“琼华”或后土庙的建造时代(汉成帝元延二年)相混。这与上述观点相比,显然是难以置信的。
琼花名盛倒是在宋初之后。继王禹偁后,文人题咏越来越多,业越写越奇。韩琦诗云:“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刘敞诗云:“东方万木竞纷华,天下无双独此花”。欧阳修做扬州太守时,还特在花旁建“无双亭”,专供赏花之用,并作诗曰:“琼花芍药世无伦,偶不题诗便怨人;曾向无双亭下醉,自知不负广陵春”……。这些诗篇,不仅对琼花给予很高评价,还特别强调琼花是扬州独一无二的产物。此后,琼花遂扬名于世。
但是,古琼花是否真的就“吾扬独有”?宋代学者洪迈(——)有语云:“物以稀见珍,不必异种也。”极寻常的东西换了个地方,不仅为当地人所惊异,连天上的神仙也认不清它原为何物了。因此,看到稀有的琼花就说成“无双”,是不是囿于一时一地之见呢?
回答是肯定的。例如,被鲁迅称为“在金元之际,为文宗,为遗献,为愿修野史,保存旧章的有心人”的元遗山,在《续夷坚志》中记载道:“鄠县(今陕西户县)西南十里曰炭谷。入谷五里,有琼花树。树大四人合抱,逢闰即花,初伏开,末伏乃尽。花白如玉,攒开如聚八仙,中有玉蝴蝶一,高出花上。”
元遗山(——)那时,扬州琼花还在,他曾作词题平山堂,对琼花当是比较了解的,这里说的也较为可信。可见琼花并非扬州一处有,起码当时鄠县西南十里的炭谷就有。
古琼花图(扬州博物馆藏《琼花真本》)
其实,宋朝周密撰《齐东野语》即提到“杭之褚家塘琼花园”。同时代的李格非(李清照的父亲)在《洛阳名园记》(作于绍圣二年,即年)中也记述在“李氏仁丰园”中栽有琼花。可见,琼花栽宋朝即已并非扬州特产了。
琼花在栽培过程中,曾几经摧残。曾敏行《独醒杂志》何周密《齐东野语》记载:宋仁宗庆历年间(——),将琼花移栽到开封,引逐渐枯萎而发回原产地。《齐东野语》还记载:宋孝宗淳熙年间(——)又把它移栽到杭州皇宫内,结果还是不能生长而送回。杜游《琼花记》载:宋高宗绍兴年间(——),金兵南下侵略,扬州琼花也成了他们的掳掠目标,大棵连根拔去,挖不尽的齐土铲平。过了一年,被铲的根旁,生出新芽,道士唐大宁竭力培护,慢慢恢复了原状。元世祖至元十三年(),也就是宋国亡国的那年,扬州琼花突然死去。本来就“天下无双”的扬州琼花,一直香销玉殒,便成为“绝世之珍”了。
扬州后土庙的那株琼花失传了。可洛阳、陕西、杭州等地的琼花是否安在?
据已知的文献材料,可以说至迟在六世纪,嫁接已经在我国黄河流域盛行贾思勰的名著《齐民要术》中对果树嫁接就有了极其详尽的叙述。自后从六世纪到十三世纪宋几百年中,嫁接技术不断地得到丰富和提高。特别是在牡丹何菊花等观赏植物方面有了很大发展。古代扬州的交通很发达,对外交流也比较频繁。既然琼花这么有名,那么,人们不思繁殖?
所有这些,尚待进一步调查考证。
三、古琼花究竟是甚
清李斗著《扬州画舫录》卷十六记载:“绣球种名不一,有名‘聚八仙’者,昔人又因有‘琼花’为‘聚八仙’者,遂相沿以绣球为琼花。……玉蕊辨证所引据,自春明退朝录始断以琼花为玉蕊。”可见古人对琼花主要有“聚八仙”和“玉蕊”两种说法。
琼花并非玉蕊,上文已作讨论。有关琼花与聚八仙的关系,按《洪武郡志》记载:“至元十三年(年)花朽,三十三年道士金丙瑞以聚八仙补植故地,而琼花遂绝。凡元人称琼花者皆八仙也。”可见此后“诸书记琼花多讹为聚八仙及玉蕊”(近人邓之诚先生语),将聚八仙误称为琼花。但“琼花绝类聚八仙,花色微黄而香甚”(《齐东野语》)。郑兴裔在《琼花瓣》种论得更为详细:“琼花天下无双,昨因北骑侵轶,或谓所存非旧,疑黄冠以聚八仙补种其处,未知然否?属自合肥易镇来此,所睹郡圃中聚八仙,若骤然过目,大率相类,及细观熟玩,不同者有三。琼花大而瓣厚,其色淡黄,聚八仙花小而瓣薄,其色渐青,不同者一也。琼花叶柔而莹泽,聚八仙叶粗而有芒,不同者二也。琼花瓣与花平,不结子而香,聚八仙蕊低于花,结子而不香,不同者三也。余尚未敢自信,尝取花朵示儿辈,皆能识而别之,始乃无疑……”
文中虽说明它们有区别而不大,必待“细观熟玩”后方能辨别。据此,有人推论古琼花未聚八仙的优良突变种。
然而,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现在的聚八仙,便会发现郑氏的这三点“区别”不足以说明古琼花是聚八仙的一个变种,理由如下:
其一,现在的聚八仙的不孕花直径变异很大,小至3cm左右,大者可达7cm。
其二,聚八仙不孕花的花瓣色彩,因开放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别,初开时呈黄绿色,后转淡黄色,盛开后才为白色。
其三,叶片作为营养器官是不稳定的,叶的大小和形状都常会发生变异,更何况其质地和光泽呢?
其四,郑氏并非花木行家,怎能在花期区别花朵是否结子呢?再说,其区别之三尚有自相矛盾之处,因为从现有的聚八仙这类植物来看,只有可结子的两性花才有香味。
其五,关于香味的有无和浓淡问题,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栽培技术措施有关。古琼花究竟香到如何程度,有关记载上并未详述。也许是对香的辨别和鉴定因人、因时而异之故。况且现在的聚八仙也不是没有香味。
其六,“花”(即不孕边花的古称)与“蕊”(中间两性小花的古称)的位置高低,现有聚八仙株上也有变异,有“蕊”与“花”平者(如彩照1),有“蕊”高于“花”者(如彩照2),也有“蕊”低于“花”者。
其七,明人杨端《琼花谱》中所录洪武年间九十老翁单安仁的花瓣云:“琼则一朵九头,八仙则八头,其朵又小,而香色枝叶,大相远矣”。宋朝欧阳修也说:“九朵仙风香粉腻”。明代傅御史(其名不详)所绘之《古琼花图》与清代扬州周熙所摹之“琼花真本”(如图1)俱“一花九朵”(指同一花序上有9朵大型不孕边花,因而,扬州现在的各种以琼花为标志的商标或徽记均设计成“一花九朵”的图案)。其实这花朵数目变异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们常可从现在的聚八仙植株上看到这一变异现象。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古琼花就是现在的聚八仙,而扬州后土庙中的那株古琼花仅是聚八仙种系中的单株差异而已。现在昆山亭林公园中的那株琼花,树大花繁,花朵也大,不同样是聚八仙,但又有别于一般的植株吗?
至于有人怀疑古琼花会不会是虎耳草科的八仙花(Hydrangeamacrophylla(Thunb.)Seringe)?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古琼花花时如雪,“洁白可爱”;而八仙花的可育性花常呈蓝色或水红色,两者色彩上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宇先生于年为周武忠教授绘制的琼花图(工笔花鸟画)照片,原件藏于美国德州LoneStarGrowers
四、现在的琼花
目前,扬州市人大常委会为了满足人们的心愿,已决定将扬州现在的聚八仙——即扬州现在的琼花定为扬州市花。自此,历尽曲折的千古名花——琼花,终于又在绿杨城郭重放异彩,从而成为扬州城内颇具特色的重要旅游资源,是维扬古城的胜景之一。事实上,将聚八仙认作琼花,迄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
现在的琼花(聚八仙)是忍冬科荚蒾属的一种植物,学名为ViburnummacrocephalumFort.f.keteleeri(Carr.)Rehd.。它是一种花果兼赏的优良观赏树木。由于过去一直缺少宣传,我国园林中很少栽培,就是已有的琼花也由于人们“不识庐山真面目”而遭受冷落。在国外,琼花自十九世纪从我国引去后,至今尚被禁锢在植物园或树木园里,鲜为人知,园林中亦稀有种植。
近几年来,随着园林工作者的重视以及文化和出版部门的大力宣传,琼花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各地园林中的旧有琼花以新的风姿招来四方游客,有关部门亦竞相引种,出现了可喜的好兆头。
(本文为作者年撰写的《琼花栽培》专著的第一章;未修改。该书年由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
茂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