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神仙来哉
又快到农历四月十四了
一年一度的轧神仙狂欢节
就要来临了
想要交好运的必须得好好去轧一轧
苏州人的庙会狂欢节
回顾以往的轧神仙活动,每一年都是超级火爆,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充分体现“轧”这个字的精髓。
轧神仙的由来轧神仙的“轧”是苏州话中“挤”的意思,“轧”是个多音字,在此处读音为ga,读第二声。
传说,八仙中的吕洞宾每年生日那天——农历四月十四,都会化身乞丐、小贩等,混在人群之中济世度人。“轧”到他身边,就会得到仙气,交上好运。在吕洞宾生日前后这3天,人们都会去神仙庙祭拜,希望遇到他。
今年轧神仙盛会时间是5月7日~5月9日
地点依旧是在石路
轧神仙要买神仙草自从年起,轧神仙就变成了一年一度的盛大庙会。到时候,神仙庙附近小摊林立,各色小吃、工艺品应有尽有。
苏州传统风味小吃、特色食品、民间工艺品、日用小商品以及花鸟鱼虫、古玩绣品等各种小摊都有,然而生意最好莫过于神仙草,因为买神仙草回去可以带来好运。
你心目中的神仙花是哪种?
要是不满足于种草,这次的活动还有很多种神仙花,比如苏州人都知道的茉莉,还有和八仙有深厚渊源的绣球花。
八仙与绣球花的故事大家一定会问,绣球花和轧神仙有什么关系啊?相传当年八仙过海前在八仙桌野餐,何仙姑见这里山清水秀,便洒下仙花种子。次年,在八仙山地区遍开八色鲜花,那花儿团团锦簇,宛如一个大绣球,故人们又称绣球花为八仙花。
好一朵茉莉花《茉莉花》是江苏一带的民歌,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的《鲜花调》,后来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将该曲重新编曲用于歌剧《图兰朵》,从此《茉莉花》闻名世界,曲中所唱的茉莉也注定成为不平凡的花。
花中神仙海棠花海棠花姿潇洒,花开似锦,自古以来是雅俗共赏的名花,素有“花中神仙”、“花贵妃”、“花尊贵”之称,是众多诗人墨客笔下的佼佼者。
大家甚至可以在文末的投票活动里评选出大家心目中的神仙花。
去轧神仙一定要吃这些
除了花花草草,去轧神仙的小伙伴还都会买一些神仙糕,吃了神仙糕真的会成仙吗?
哈哈,得了,还是老老实实做人吧,不过神仙糕颜色着实鲜艳,火红的外表,撒上些白芝麻,红绿丝间隔其中,乍一看,就已经醉了。
小贩们因见观里供着神仙,就想靠着神仙也发个小财,于是就将平日里普普通通的东西,说成了神仙糕、神仙水、神仙帽等等,多讨口彩呀!
神仙糕的售卖一直到农历四月十四,只有这几天了,想吃的赶快走起!
光吃糕怎么够?小编打听到,今年石路商圈的松鹤楼、雅都大酒店、通天府、北门饭店、老东吴为轧神仙准备了各色佳肴,这些神仙菜不仅颜值高、味道好,连取菜名也和八仙联系在了一起。
血玉雕龙(松鼠桂鱼)就像大家最熟悉的松鹤楼的这道松鼠桂鱼,名字就被换成了血玉雕龙,听上去像是哪位大仙的法宝。
霜华迎春(银鱼莼菜羹)莼菜是太湖水八仙之一,每年4月下旬上市,意味着春天的味道,而银鱼是白色的,代表霜华,两者加在一起异常鲜美,是大家到松鹤楼必点的菜。
千波静(盐水虾配明虾球)虾本是普通的家常菜,盐水虾与明虾球却通过两种不同的烹调方式进行搭配重组,口感清淡、鲜美,让人联想到了韩湘子“紫箫吹度千波静”的画面。
黄龙贯江(黄鱼腌笃鲜)传说吕洞宾曾有飞剑斩黄龙的神话故事,黄鱼肉质酥肥,比喻成黄龙再合适不过,而搭配的腌笃鲜本身也是极其鲜美,这是要让人鲜掉眉毛的节奏吗?
仙羽之音(烤乳鸽)仙羽指神仙坐骑,梵音指佛的声音,外皮香脆,肉质鲜嫩的鸽子摇身一变成了神仙的坐骑,连鸽子蛋似乎也变得更香糯可口了呢!
万籁清(肠肺汤)肠肺汤是北门饭店的招牌菜,坚持原料用当天的新鲜货源,回来后马上清洗制作,不隔夜,引得很多外地的小伙伴也千里迢迢专程赶来品尝。
天禧五福(五花肉)苏州人一年四块肉,五花肉便是其中之一。传说铁拐李的葫芦里存有五福,这与香气四溢、肥而不腻的五花肉不谋而合。半鹤惊鸣(童子鸡炖汤)菜名取自《蓬莱兰香醉仙禽》的“月隐溪柔羽无声,萤盈露半鹤惊鸣”。鸡汤营养丰富,喝下去十分滋补。
如意圈(猪脚圈)把猪脚圈称作如意圈表达了祈求辛福美满、事事顺心的意愿,猪脚圈,香气四溢,尝一口鲜嫩可口,肥而不腻,让人十分满足。
说了那么多
到底哪一道
才是你心目中的神仙菜呢?
点击
查看完整的25道菜品
为你心中的神仙菜投上一票
别忘了还有神仙花噢!
合作、投稿、聊骚,
▼神仙菜、神鲜花投票戳这里~~投完票还有神秘奖品领取~~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