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三个萧山花木人如何进阶

来源:中国花卉报

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

园林苗木行业潮水退去,许多从业者开始思考重新定位。种种迹象表明,在接下来一两年,行业还将持续分层、细化。从业者该如何调整身位——退守一亩三分地,还是进阶到更大空间?杭州萧山有三个人做出了选择,如今的他们都有了新的标签。

“学霸”

陶美玉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这句话用在陶美玉身上十分贴切。做过会计、苗木销售、苗木经纪人的陶美玉,如今身上最显眼的标签是“学霸”。过去一年,她要么是在学习,要么是在去学习的路上。与两年前与《中国花卉报》记者的初次见面相较,如今的陶美玉更添了几分睿智与知性。

参加各类培训、总裁班,这几年在园林行业内并不少见,但像陶美玉这样勤奋的不多。她粗略一算,年参加学习的天数超过全年三分之一。所幸的是,如今她的苗木业务也已上了轨道,她只要把前端市场开拓做好,剩下的事由团队打理绰绰有余,所以得以抽身游学。

“为什么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陶美玉的答案里有两层意思:“钻进去”与“走出去”。

“钻进去”指的是深入了解行业,探索当前行业真正的缺口,有哪些地方还能突破;“走出去”指的是打破行业边界,一则学习外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二来打破园林行业与其他行业的合作壁垒。

当下,园林行业与外行业对接是大势所趋。而且很多时候,行业大门是“被攻破”的,此时的行业“原著民”会处于被动地位。陶美玉感受到了这种危机,所以才主动求变,希望在行业大门打开之后,能以更为主动的姿态迎接挑战。

事实也证明,当前园林园艺市场变革加剧,尤其是在长三角地带,如线上鲜花配送平台、家庭园艺集采平台、各类苗木合作模式、企业管理升级等纷纷开启。这些都让陶美玉笃定,行业正在加速成长,许多业内人士都在努力提升自己。所以她也不能落下,必须全方位武装自己——企业管理、国学、法律、融资等,都是要死磕的知识。

“不能在行业内故步自封,必须接触外脑。”陶美玉选择在行业调整之际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儒商”

刘长磊

在萧山花木市场碰到刘长磊时,他正拿着本子写着什么,门前不时有货车开来装货,他时不时还得放下笔去张罗。

据说早在八年前,刘长磊的杭州萧山衙前镇金禾园艺场年销售额就过千万元。不过连年业务瓶颈难以突破,再加上经纪人工作的繁琐,让刘长磊有了新的想法。他打算潜心打造苗圃,把之前多亩基地的金森女贞柱、夹竹桃、三角枫等重新定位,这几天他正忙着成立新苗木公司。“取个什么名字好呢?”刘长磊犯了难。

“现在不能说‘什么苗’好卖,应该说是‘什么产品’好卖,工程更关心植物的造景能力。”刘长磊说,他认为苗木产品开发需要多元化、差异化。紫薇是他的一大产品,他计划利用四五年时间,把收集到的四五千株丛生紫薇培养到6米高、蓬径5米,同时通过对不同花色的紫薇进行组合,做成不一样的紫薇产品。

除了产品差异外,刘长磊还要以有别于传统苗木营销的方式,把产品推向更大市场,目标是当前风生水起的PPP、EPC工程方,因为此类模式是接下来大型园林工程主流模式,此类模式讲求资源整合,只要对方看中自己的资源,苗圃就具有主动权,产品能定向培养。

“营销敲门砖无非是低价、质量、关系三要素。”刘长磊说,现今要做的是质量差异化,在细分领域再细分,在关系营销时,让自己的产品进驻到客户心里。深谙营销之道的他明白,传统发传单、参展的营销方法效用在降低,现在更重要的是突出优势,多角度融合,以整合与被整合的心态寻求合作。他将重拾搁置已久的营销、文字功力,全面开工布局苗木公司,做一个有内容的苗商。

思索再三后,刘长磊终于落笔,确定新公司名为“仁联园林”,包含仁义、联合之意。

“花匠”

杨卫芬

杨楠园艺在萧山花木市场的摊位非常显眼,摆满了北美冬青、八仙花、火焰南天竹等新货,采购者络绎不绝。招待客人,打理花花草草,负责人杨卫芬忙个不停。几个月前她还是市场一名纯正的苗木配货商,如今的她已正式进军家庭、庭院市场。

这几年,华东一带庭院市场需求越来越旺,家庭园艺市场悄然枝繁叶茂,尤其在杭州举办G20峰会以后,一些大园林工程也会选择在节点处做花境,对园艺植物市场又是一波强势拉动。“市场对园艺植物品种需求越来越丰富了。”杨卫芬有了新的目标。

在我国,庭院植物市场成熟度不高,就苗圃生产而言,少数几家行业巨头以做引进的新品为主,价格偏高;中小种植户专业性不强,品种单调,一站式配货困难。而庭院项目一般体量不大,业主又要求新颖的产品突出特色,所以在配货过程中往往是操心多、赚得少。于是,杨卫芬转变观念,决定打造一个整合庭院植物材料的平台。

庭院植物需要有海量的品种,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而对于这方面底子本来就比较薄的中国市场,每一个园艺产品都有自己“背后的故事”,需要具体去跟厂家谈,合作模式也可能不尽相同。

在经过前期一系列复杂的找货、洽谈工作后,杨卫芬开始在市场内进行相关产品集中展示,大多是国内当红的园艺产品,有些产品采取代理的模式,有些产品则是自己生产,“具体的产品具体办”。所以杨卫芬的花摊并不像表面上这么简单,其丰富的植物材料下隐藏着庞大的集货体系。

总的来看,做家庭园艺市场项目细致程度远高于以往的苗木配置业务,这是其痛点所在,也是可挖掘的价值洼地。杨卫芬觉得家庭市场是大势所趋,华东一带已迎来机遇。而她正在原有“苗商”标签上,逐渐覆盖上了“花匠”一帖。

更多资讯请浏览《中国花卉报》

CHINAFLOWERGARDENINGNEWS

内容转载自







































如何快速治疗白癜风
北京中科医院爆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zw/17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