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丨园林18级ldquo园林植物应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啊 http://m.39.net/pf/bdfyy/

年5月24-28日,《园林植物应用设计(实习)》课程开展花境落地实习教学。园林18级全体学生与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教师在三顷园教学基地一起完成了18组主题花境的方案设计、落地实施与最终成果汇评。

课程简介

《园林植物应用设计(实习)》是配合专业核心课程《园林植物应用设计》,面向风景园林和园林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实习课程,课时一周。课程旨在通过户外实例调研、设计方案落地实施等实践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将设计图纸与实际场地条件、植物材料特征之间建立关联,帮助学生巩固小尺度植物景观设计与营建的基本内容和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设计实践能力。本学期实施地块位于三顷园教学基地6个占地约40-45m2的地块内。要求各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地块范围内,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搭配少量灌木与适度的装饰性装置,分段完成主题花境的设计与落地,并在最终的汇报课上汇报交流小组成果。本次落地实习所用的花境植物材料得到了北京溢彩花卉种植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课程负责人

董丽

课程教师

董丽尹豪王美仙李冠衡郝培尧李慧范舒欣胡楠

实习组织协调人

范舒欣

课程教学

配合“园林植物应用设计”课程教学进程,实习课于年5月24日开课,为期一周。教学过程中,为更好的组织教学以及建植材料准备,方案设计与花材定苗阶段在“园林植物应用设计”课堂上由各班任课教师指导完成;落地实施与成果交流汇评在“园林植物应用设计(实习)”教学周集中完成。园林18级同学花境落地实施过程28日下午的年级汇评课上,各班各组同学借助设计图纸、实景照片以及短视频vlog等,对此次花境实建从方案设计、施工深化,到最终落地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精彩的汇报交流。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董丽、尹豪、王美仙、李冠衡、郝培尧、李慧、范舒欣、胡楠等8位老师对同学们的作品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指导性讲评。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教研室主任董丽教授在总结中谈到,此次实习课程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为同学们创造了一个感受植物景观设计全流程的宝贵机会,每个落成花境还可以供同学们记录花境植物的生长状况与时序性景观特征等,希望同学们能在过程中有所收获,不断提升自己更加全面的专业技能。园林学院党委书记李亚军、教学副院长郑曦教授在三顷园基地也听取了同学们对各组落地花境设计思路与实习心得的介绍。李亚军书记谈到,建设课程配套的教学实习用地,组织全过程的实践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更好地与实践相结合,推动产学研结合提升教学质量。郑曦副院长也谈到,花境落地实习不仅可以让学生们在实践动手的过程中熟悉花境植物,更能切实地面对场地的实际问题去优化调整设计,而不是简单的“纸上谈兵”,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学生作品展示

主题:VISION秘境

组别:园林18-1班第1组

小组成员:徐木羽史芳许佳豪周子博张海鸥刘佳怡钟惠晶周越杨一尘

指导教师:尹豪胡楠

设计简介:

概念取自“vision”,代表想象和远见,这个词和我们做花境时的情况很贴合,没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它会变成沈阳。于是接下来以“神秘、梦境和未知”作为关键词,确定蓝紫色主调。根据场地原始条件将花境做成前矮后高的单面观形式。采用“虚中点实”的方式布置植物组团,表现秘境和神秘的氛围,使用团状花卉如无尽夏绣球等作为主景,辅以荆芥等竖向线型植物,做出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效果。

实习感想:

这次的实习非常快乐,也令我们受益匪浅。一方面,和大家一起将花境一步步落实是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在互帮互助中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魅力,在点滴劳动中感受到了辛苦耕耘者的智慧。另一方面,从笔上的设计到亲身的实践令我们感触颇多,对植物材料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比如季相、质感、生态习性,都是只在电脑里想象不出来的情景。也让我们对真正的设计落地流程有了更充沛的了解,不断试错、调整,甚至就地“拾荒”丰富花境内容,都给了我们弥足珍贵的经历与体验。总的来说,这次花境实习让我们都收获满满。

主题:穿过沙漠

组别:园林18-1班第2组

小组成员:陈昱媛陈曦崔舒豪冯雪果欣蕊罗奥杰梁晓彤马玥祺杨琦张丽娜

指导教师:尹豪胡楠

设计简介:

鉴于场地的外界因素(场地由西园临时变更为东园,以及井盖对场地的阻隔)和新场地本身的气质,我们小组将此次花境定题为:“穿过沙漠”,意为眼前的困境不能阻挡我们的脚步,穿过“沙漠”后,我们亲手创造的花境迸发着生命的力量与魅力。此次花境设计将夏季定为主打季,由于井盖的介入,花境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南部:以风箱果和无尽夏绣球作为主景植物,以荆芥、鼠尾草和蓝冰麦为背景。中部:“沙漠”覆于井盖之上,铺以白沙,缀以漂流瓶,筑以田垄,在改造突兀的井盖的同时,丰富质感并增加层次。植物方面多应用马鞭草、蓍草、针羊茅这类岩石园常用种类,来塑造漂流于白沙之畔的感觉。北部:北部面积小且近于方形,以无尽夏绣球作为设计元素的延续和视觉的交点,与南部花境的高低错落以及色彩搭配相呼应。穿过沙漠,走近我们的花境吧!或许可以治愈你并激发出新的潜力!

实习感想:

在首次实践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未曾预料的问题,如植物材料实际的高度、体量、花色、开花状况以及场地的环境条件(水土光热)以及不可移动物体的介入都给设计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使得我们变得较为被动,但与此同时,不确定因素催化出新的灵感和机遇。在今后的设计中,我们会吸取本次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提前做好预案和准备,将图纸上的设计更好的转化为实际。

主题:寄生

组别:园林18-1班第3组

小组成员:宗媛、李金诺、轩思琪、李王杰、王丹迪、张华、于婷、胡佳漪、武鑫、吴雨诗

指导教师:尹豪胡楠

设计简介:

该花境主题为“寄”生,暗含生命能量传递之意。场地西侧较为枯败,经中部葱郁的香椿过渡,东侧呈一派生机景象。这些看不见的“生命交流"被我们抽象拟作“能量光波”,设计便由此展开。我们“种花人”不仅赋予花的新生,也企图传递生命养料。西侧暖色调与东侧冷色调的对比,便是对生命交流的放大形化;枯树上、曲径里、树池边的装饰球,便是能量光波的传递载体。我们想将场地活化,我们也想让你看见生命的方量。

实习感想:

这次的花境实习我们累并快乐着,收获颇丰。两天半的时间,面对重重困阻,我们沟通协调、商讨实操,在我们十个女孩儿的共同努力下,将我们的设计理念最大程度还原在三倾园。如果说,设计画图是纸上谈兵,那这次实习便是我们真枪实弹地操练。白皙的皮肤晒黑了,娇嫩的手指磨出茧子,不仅是身体上的磨练,专业上的水平更是有很大提升!在从图纸变成现实的过程中,我们更深切的理解了植物材料习性、质感、规格,也更清晰的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学会了灵活变通,就地取材。无论经历了怎样的艰辛,成果的满意是最令人欣慰的!此次实习经历也将成为我们无比珍贵且深刻的记忆。“寄生”寓意生命力量的传递,我们也将带着这份力量继续为园林事业而努力!

主题:万物生

组别:园林18-2班第1组

小组成员:张琦婷、柳然、施晓月、陈祉铭、刘栩、王宇萌、黄瑶芸马千千、郑贝蕾、王露瑶

指导老师:郝培尧李慧

设计简介:

花境以梦幻的紫色和粉色为主色调,花朵盛开的时候颜色艳丽,听着旁边溪水的声音,好像置身大自然。我们将主题定为万物生,取“自然”、“自由”、“自在”三个词作为设计关键词。希望花境内植物能接近自然状态下植物自由生长的状态,焕发生命的活力,又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希望同学们也能在城市中也能觅得一处自在的场所。

实习感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我们小组这次实习最大的感想。纸上改了好几版的设计图到实际场地中可能一点作用也发挥不上,设计还是需要自己亲身感受实际场地,只有自己动手才能真正了解各个植物的状态、质感、生长状态等。现场“意外”颇多,但是在团队中通过每位成员的努力,我们最终完成了花境的设计与落地。我们通过此次花境实习,对植物的设计应用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后期课程设计的帮助也是极为重大的。同时也深刻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作为完成时间最短的小组,每一位小组成员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也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主题:乔木花境

组别:园林18-2班第2组

小组成员:赵书涵谭铃千胡勇李昊辰尹昱婷毛思睿夏桐孔祥红韩郑祺林怡静李一辰

指导教师:郝培尧李慧

设计简介:

原场地里乔木很多,我们充分利用场地内现有的四颗乔木,形成自然的框景效果,又可作为花镜的背景,看似不利的场地条件在我们的精心设计下被巧妙的利用起来,营造了一幅乔灌草层次丰富的花园秘境。冷色系植物主要以蓝羊茅,柳叶马鞭草为主,暖色系植物主要以矾根,金鸡菊为主,并以玉簪,芒草等作为点缀,共同营造出花镜清新脱俗、素雅飘逸的景观氛围。矗立在花境前,我们在色彩缤纷的花卉中感受自然的美好;遨游在花境中,我们穿梭于乔木与花卉组成的奇妙世界,仿佛置身于时间之河。

实习感想:

本次花境设计及实地落成的项目,是大学唯一一个能将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亲身建造的课程。除了对花材、建造、设计有了一系列亲身体验的认识外,我最大的感悟便是:设计应该是一个将场地现状进行再设计并丰富完善的过程,而并不是设计师凭空遐想发挥的过程。我们所分到的地块的场地现状并不理想,但通过花境材料的塑造,却能使其变成一个具有特殊诗意化的空间。这也让我意识到了园林植物并不是设计中的点缀,而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此次课程使我在日后植物景观的设计上有了新的思考。

主题:FrozenPlanet冰冻星球

组别:园林18-2班第3组

小组成员:赵祎祺郑睿楠魏祯周璟吴媛玉朱纯熙王淇钰梁栩烽刘星宇李瑜凯

指导老师:郝培尧李慧

设计简介:

此花境的主题为“FrozenPlanet冰冻星球”,旨在通过从清幽冰冷到热烈生命的过渡,阐述星球中的生命在冰冻中突破,热烈绽放,永不凋谢。花境整体通过植物色调、植物姿态、风格的变化塑造出两种不同的氛围,北侧以紫色、黄色为主色调,营造野生花境氛围;南侧为粉色、黄色色调的庭院风花境。其中“小星球”装饰也点缀于花卉之中,形成星星点点的光。

实习感想:

这次花境实习让我们认识到了设计理想与实际落地之间的关系,对于花卉植物这样的材料来说,因其个体的多变性与生命力,有时候呈现出来的结果会比预想的更好。认识到了图纸上的图案形状与实际栽植状况的对应关系,能够更好地把握设计尺度。本次实习让我们感受到了设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同时积累了更多的植物种植经验。此次实习的小组合作是一次很好的体验,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团队之间的支持,希望今后能有更多这种形式的教学与实践。

主题:盛夏的幻想

组别:园林18-3班第1组

小组成员:高嘉阳孙星月王雯飞杨沁张涵语周统均杨子翌傅之华张智萱孙千翔朱临昕

指导教师:李冠衡胡楠

设计简介:

我们幻想大家在花境的欣赏中感受到一份清凉,并在这份清凉中开始自己的浪漫幻想——盛夏的幻想。

花境整体为蓝紫色系,蓝色是炙热中的沁人清凉,紫色是夏日里的浪漫幻想,二者相互融合、搭配,在其中点缀星星点点的红橙色系,代表的盛夏的缤纷,再加上一些观赏草,代表夏日的轻盈,其中又漂浮有小小的、起伏的气球,放飞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幻想。它们共同组成了我们——“盛夏的幻想”。

实习感想:

能从画图桌的束缚中站起来,到三顷园的苗圃里亲手种植花卉对我们而言确实是一件很难得的体验。我们从搬运花卉、挖土开始,在三顷园度过了充实的三天,对花卉的生理特性,比以往有了更真实的认识。花境设计方案的实际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在方案设计时预料不到的问题:花卉的实际长势、花期问题、耐荫问题,我们在现场一次次调整,甚至为绣球轮流打伞遮阳三天也没能挽救它萎蔫的命运…不过最后形成的效果还是超出了我们都预期——毕竟从方案效果图里看到的花境和实际辛苦种下的花境看上去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小组的伙伴们一同完成了一次难忘的实习经历,大家真的很棒!

主题:色彩诱捕器

组别:园林18-3班第2组

小组成员:张楚琪汪杨吴梓亮张乃立陆兆楠李安琪秦冬王青卓王思懿孙思艺于潇宁

指导教师:李冠衡胡楠

设计简介:

利用植物色彩对蝴蝶进行“诱捕”,营造互动感的长效性花境。设置道路使花境可进入,在用植物吸引蝴蝶的同时,通过提高人对花境的参与度,缩短人与蝴蝶的距离。花境有动有静,增加花境的灵动性。色彩方面,以紫色包被黄色的组团为核心,色温由两侧向中间渐暖,不同色彩体块多呈穿插形式,不同色彩植物镶嵌点植。结构方面,营造由前向后的坡起高差,使前后植物形成良好的展示面的同时,增加小路的视觉收缩感。

实习感想: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花境的建造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这一点。在正式建造花径的一开始,我们就遇到了花卉种类和数量不足的难题。从图纸设计花境到图纸落地实地建造花境,我们感受到了设计和实际之间的差距,也了解到了许多在设计阶段不曾考虑的问题,也面对了许多在建造过程中才会遇到的困难,这些在图纸阶段都是不会意识到的。实地建造花境的经历收获颇丰,进一步了解了花境布置的实际状况,对花境植物有了进一步了解。建造过程辛苦,但结果出乎我们的意料,付出的辛苦也是非常值得的。

主题:荒野的星空

组别:园林18-3班第3组

小组成员:杨帆韦明杰陈雅倩石丽莉鲍首辰董凌波陈路平张佳琪林雨晴罗春霞叶泽宇

指导教师:李冠衡胡楠

设计简介:

花境的主题为“荒野的星空”,以镶边的石块与观赏草以及星星点点的花卉来营造整体氛围。在植物材料种类的选择上,观赏草经过悉心梳理,主要烘托“野趣”,但不杂乱;八仙花作为视觉重点起到了控制观赏、吸引视线效果的作用,后排的卡拉多纳鼠尾草、金光菊等有明显的垂直线条,前排的六倍利、花叶玉簪、永恒红矾根、绵毛水苏色彩交替,虽不鲜艳但起到衬托作用;色彩上采用蓝紫色和白色系为主的花卉,如荆芥、大滨菊、柳叶马鞭草等,它们较为分散的花序在绿叶的映衬下如星空闪耀,给三顷园增添了一抹明丽的色彩。

实习感想:

本周的植物设计实习很充实,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从场地前期踏查,到花境的主题探讨、植物斑块的初步设计,最后将植物材料栽植在土地内。经过亲身实践,对植物材料有了充分认识,也认知到了花境自身组团间的空间关系、图纸的关系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在开动脑筋、群策群力的过程中,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放线、种植、调整等流程,还学到了更多关于植物和花境的知识,这在之后的学习生活中对我们大有裨益。此外,我们还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家都各司其职,提高了效率。小组的团结合作的形式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劳累的种花过程也变得轻松愉悦,整段愉快劳动的时光也在大家的合作下以视频的方式记录了下来。我们拥有了亲手设计栽植的花境和一段特殊的实习经历,收获颇丰。

主题:归园田居

组别:园林18-4班第1组

小组成员:李云婷李安然段婷婷王从圣折莹孙越汪云郝若琦朱瑞逸郑子轩

指导老师:范舒欣王美仙

设计简介:

花境主题为归田园居,意在体现花木自然生长状态下形成的植物景观,通过自然化边缘和曲线种植,塑造自然野趣氛围,在植物选择上以蓝紫色调为主,配合适量明黄色花卉进行点景。在地块边界处结合白色石子分隔出绿岛,绿岛中央较高的木贼与主花境中央高达乔木形成呼应。在地块中心种植具有一定高度的灌木作为花境与地块中央乔木的过渡;使得花境整体呈现为中央高四周低的三面观花境。根据场地现状条件,在地块东侧种植较耐阴植物,同时对西侧主观赏面起到衬托作用。

实习感想:

花境实习的时间虽然不算长,但每一天都感觉很充实。从前期的准备到最后的落地,过程中我们小组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场地内的井盖、水管和树池都不能动,还有植物材料和预想中的不一样,但好在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虽然也有一点遗憾,但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思考与合作。为期不到一周的花境实习是充实而快乐的。虽然很辛苦,并且由于花材的限制设计改了又改,但是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花境最终的效果还是很不错的,也有很多的收获。

主题:流光溢彩

组别:园林18-4班第2组

小组成员:田由甲张一凡侯亚菲王晨竹黄慧琳蒋玥段诗璇张佳艺谢依李潇怡

指导教师:王美仙范舒欣

设计简介:

该场地为全班设计场地过渡阶段,方案主题为流光溢彩,概念来源于颜色的变换,连接整个班级的蓝紫色调,在中间的核心加入红黄色系营造渐变效果,过渡南北两侧蓝紫色系花卉。花境综合考虑了水平线条和竖向线条、植物高差关系以及预算的问题,搭建灌木骨架、选择拥有合适色彩的花卉,形成效果较为丰富多样,颜色迎光熠熠生辉,背景的水生植物也成为场地内的搭配背景。

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的花境实习,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设计方案实际落地,也体会到了通过讨论、设计、演化,与班内其他同学交流想法,结合其他两组生成一个班级整体的平面图的成就感。通过这次实习,也让我们再在纸上电脑前画图时,有对各类花的品种,高度,搭配都有了更深的理解,画出更与现实贴近,效果更好的花境,不再仅仅是纸上谈兵。同时,花境的建成,看着地块从翻整到蓊蓊郁郁,每一个参与了其中的同学都感觉到了非同寻常的自豪感,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回忆,在花瓣与尘土飞扬下的身影,氤氲在所有人的记忆里。很开心能够有这样的机会进行一次设计的实践,也感谢老师以及其他班同学的帮助!

主题:桃花源记

组别:园林18-4班第3组

小组成员:赵婉吟刘语欣李明轩王正郭煜李亦雪高天宇张青源麦尔哈巴·哈帕尔曾珍妮佟清

指导教师:范舒欣王美仙

设计简介:

本组花境在利用原有场地特征、保留现状桃树基础上,以“桃花源记”为名,在空间上仿照桃花源的游览路线:自北走来,先顺着柏树和桃树的狭长地块,植被自然,铺垫“初极狭”之态;未过转角,视野较为开阔,增加植物层次,给人以“复行数十步”之致;经过转角,蓝紫色花境层层绽放,营造“豁然开朗”之势。春夏为本花境的主要观赏期。待圆锥绣球进入花期,花境将呈现以绿叶为前景、蓝紫为中景、桃树为背景、绣球为点景的富有空间变化体验的混合花境。

实习感想:

在花境建设过程中,我们遭遇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但小组成员运用集体智慧,充分利用现场工具和材料,调整设计方案中不合理的部分,并意识到了图纸和实际施工间的差距。最终取得的花境成果虽由于场地所限仍有很多待提高的地方,但还是较为理想的达到了设计意图,此外,我们还从中吸取了很多可以运用于个人花境设计中的经验。在花境实习中,我们受益匪浅,也体会到了实际施工的快乐。同时,要感谢老师们耐心细致的指导以及小组成员们齐心协力的合作。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实践的机会。

主题:星星的碎片

组别:园林18-5班第1组

小组成员:崔雅琦马国萍聂玉微罗欣怡李添羽高静然赵雨辰李蒙徐志远徐谨行孙皓晨

指导教师:李慧王美仙

设计简介:

概念取自芬兰诗人伊迪特·伊蕾内·索德格朗的《星星》。从诗中,我们提取了“夜色”和“星星”两个意向作为花境营造的切入点,将花境主色调定为蓝紫色和黄橙色双色对比色,以蓝紫色系为主,点缀星星点点、飘逸的黄橙色,象征夜幕下的花园和花园中散落的星星的碎片,幽静中带有活泼。

实习感想:

这次实习大家都很开心,能够将自己的设计落地,亲手将它一步步建成,对于本科课程阶段的我们机会难得,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令人开心的事情了。另一方面,我们也在实际操作中受益良多。这次实习锻炼的不仅仅是小组成员间的沟通配合与合作能力,更让我们体验了实际的操作流程,明白了任何一个设计在落地的时候都不可能完全符合预期,设计师不仅要做好前期周全的考虑,更要依据现场情况做出调整。或许这些在现场出现的问题对于一个成熟的设计师来说不值一提,但这却是我们从图纸走向实践的第一步,给了我们宝贵的经历与体验。

主题:岩原野境

组别:园林18-5班第2组

小组成员:易文非王佳璇张梓墨孙雨晗朱思涵胡佩孙艺玮王庭璇刘启远李欣荷

指导教师:王美仙李慧

设计简介:

如果无法静心,不妨在荒芜的田园中开辟一处净土。日出的光辉缓缓漫过夏日空旷的原野,地上自由生长的花草、抬眼处的高篱、远处的灌丛逐个显现。一阵风吹过,而自然栖留。我是否也可以向自然借一抹色彩,在大地上画出我的小花境?如果繁花不够,便搬运几块石头,装点在空白处。一切都呈满野趣,却留有一个轮胎和一行车辙,成为此方仅有的人迹。盛极一时的夏色、流转其间的时光、值得珍藏的此刻,请告诉我,这些会否过去,只留下寂寞的小花境,落叶纷飞。

设计花境以蓝紫色为主色调,搭配黄色的观赏植物作为点缀。同时依据前期调研,在场地内的井盖处设计了轮胎小品。整体花境花卉选择兼顾四季景象,花开不断,观赏期较长。

实习感想:

我们在场地存在井盖等设施、原定鲜花缺货的情况下,积极克服困难,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向当地工人借来一个轮胎、一箱石头,又在周围的土地中挖来草皮、蒲棒菊等,与原来购买的花卉一起,拼贴成我们的小花境。两天中,从组长到组员,从白天到黑夜,从开始到结束,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充满干劲,尽管也有疲惫的时候,也都能坚持下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体会到设计师、花农、施工队的快乐与辛苦。相信这短短的合作,会给我们未来长长的人生留下宝贵的经验。

主题:余霞

组别:园林18-5班第3组

小组成员:赵耐奇、王帅清、王馨怡、王皓、吴少欣、黄丹彦、徐心怡、苏欣怡、胡怡琳、徐静、何玥彤

指导教师:李慧、王美仙

设计简介:

花境的主题是余霞。设计灵感来源于美国画家艾琳·汉森的风景画《晚霞》,又得益于诗句“余霞散成绮”,将花境命名为余霞,意在表现日落西山、晚霞绵延不绝的浪漫景象。色彩设计方面,提取了画面中的蓝紫色系和橙红色系作为我们花境的基调色彩,象征着灿烂的晚霞,又以绿色系作为背景,象征着画面中的远山。平面设计方面,以云彩的形态为蓝本,采用了飘带形组合,水平线条植物和竖线条植物相互搭配,表达云彩流动交错之感。植物材料方面,蓝紫色系花卉以鼠尾草、上海矾根、柳叶马鞭草为主;橙红色系花卉以红千叶蓍、粉绣球、金鸡菊为主。竖线条植物以菊芋、须芒草、木贼为主,同时也将其作为花境的绿色背景。最后,基于现有材料和花卉实际效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将蓝紫色系中的柳叶马鞭草调整为蓝绣球,将橙红色系中的金鸡菊调整为万寿菊,将竖线条中的须芒草调整为柳叶白菀,从而形成了最终方案。

实习感想:

通过这次实习,深刻体验了花境从想象到实际的全过程。从结合主题、场地现状和实习预算进行适宜的花境设计,到现场所到花材现状与设计不符而导致的临时更改原有设计以及花境施工之中的各种问题的出现与解决,从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方案设计到实地落成之间的差距,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经验。

主题:情书

组别:园林18-6班第1组

小组成员:潘皓辰何泽宇李心悦兰雨萌王雨琦柯晓莹邓清文吴星云胡梓莹徐冰陈祖铖

指导教师:董丽范舒欣

设计简介:

“当你走过时/摇曳的枝条和风中的铃声/那是我从未寄出的情书/”。初夏,一场朦朦胧胧的暗恋以一封寄出的情书暂告一段落,懵懂的爱恋就像花,柔软而明丽。

花境的色彩由树影下的紫色调转向阳光下的粉红色调,以黄色作为点缀;如同心底隐隐约约的悸动,伴着一次次的小雀跃,随着情书递出的一颗热烈而赤诚的心。主要观赏季节为夏季,想必有春季烂漫、秋季浓烈的杏花、芍药、黄栌,这封“情书”也将始终浪漫吧。

实习感想:

本次花境实习是我们的第一个植物“落地项目”,从图纸走到实地,方案经历了几次大改。经费、材料、突发情况,真正在花境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经历了许多仅仅在草图纸上无法想象的问题。在一次次克服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重新认识了花境,意识到我们图上画的每一笔意味着什么,也重新归纳了了花境设计的方法,打破了“纸上谈兵”的困境,收获颇丰,我们植物景观设计的思路获得了很大的提升。

主题:漫游者赛博朋克

组别:园林18-6班第2组

小组成员:严申威王皓欣刘轩郭靖泽林子琪唐思伊樊知澄汪家辉何了了赵湘凝

指导教师:董丽范舒欣

设计简介:

赛博朋克是低端生活与高端科技融合的代名字,在这样的世界里,白天是一个充满工业废土的钢筋城市,而晚上则是充斥着各种霓虹灯与科技产物的未来都市。我们漫游在这样的城市之中,反应出科技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在不断对自然与生态的侵蚀之下;和脆弱渺小的人类个体之间的强烈反差,同时外界与内在,钢铁与肉体,过去与未来,现实与虚幻等矛盾在其中交织。

实习感想:

这次的实习给我们带来的进步有质的飞跃,一方面这是我们第一次团队协作从设计到落地有完整流程的作品,另一方面是我们将花卉学这类基础理论学科第一次进行实践运用,这种感受十分奇妙。在设计时我们对一个植物会进行一个原有的概念,而到了现场往往拿到的又是另一种样貌,这对我们原来的设计进行了一个大的推翻,如何在不考虑偏离主题的情况下保证花境的成功落地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困难。我们相信在未来的学习甚至工作中会遇到更多这设想与现实不符的情况,这对我们临场应变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主题:繁萤梦星尘

组别:园林18-6班第3组

小组成员:于若含张灿孙婷张宇航郭瑞颖黄子玲相昀含周美春赵秉萱杜雯倩

指导教师:董丽范舒欣

设计简介:

“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儿时最难忘怀的,是夏日的夜晚,月光流淌,微风轻拂,天地间一片静谧,抬头只见疏星挂落在堇色的夜空,低头只余流萤漫舞在茂密的林间。一切躁动都平息,一切喧嚣尽褪去,万物最原始的低语,自然最原始的纯真,在那个温柔的夏夜中,混入每个人的甜蜜梦境。

设计选用蓝紫色和橙黄色作为主题色彩,蓝紫色形成夏夜的梦幻之感,橙黄色象征流萤的微光印象。大面积绿色作为花境背景,少量白色用以调和色彩,期望让观赏者回忆起儿时那个微光闪烁的,似梦非梦的,温柔美好的夏夜。

实习感想:

以小组的形式去设计一个花境并将其落地,是一种新奇的体验,同时也弥补了我们在理论认知上的一些欠缺,让我们亲身体验了花境落地实施的过程是充满变化的。总的来说,花境设计落地的过程并不是对于设计平面图的简单复制,更多的是根据现场能够提供的植物材料和场地现状,结合目前植物材料的特征,在设计平面图的指导下,进行现场的调整和种植,以达到现实的效果。实习中最大的感受就是团队协作的力量,尤其是在施工的那两日,每个人都拼尽全力,使出浑身解数的去建设我们的小花境,最终虽然浑身酸痛,但是收获颇丰。

文章来源:北林园林资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zp/91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