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饮中八仙丨诗与酒情与歌,四时天地

白癜风的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al/

陈涌海《将进酒》

酿天地四时于一碗

归山河五谷于一壶

中国是卓立世界的文明古国

也是酒的故乡

“野果坠地,天工造就”

关于酒的诞生,人们有众多说法

但任何说法,都离不开天地四时、山河五谷

野生的浆果从枝头坠地

气候、温度、雨水、微生物

众多机缘的巧合,成就了中华酒的血脉

“杜康造酒,仙人指点,血入酒糟,美酒即成”

……

曹操《短歌行》中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杜康掌百谷,体民意,善酿酒,被后世奉为酒神

传说他经仙人指点,以次日遇到的三人中

各取一滴血,入于酒糟,美酒即成

三人中,一人文质秀才,一人彪悍武将,一人疯痴癫狂

此为饮酒三醉境界

谦虚文雅如秀才

酣战淋漓如将雄

忘乎所以如疯痴癫狂

酒几乎伴随着人类的整个文化历史

绵延数千年而长盛不衰

在中国人眼中,它已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

绵长的酒文化,已经流进中国几千年文明史的长河

流进人们的文化精神深处

酒,是文化的物质载体

文化,是酒的内在魂魄

杜甫《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作为与诗仙太白齐名的杜工部

也是嗜酒如命之人,他把盛唐之诗沉于壶中

又把啸天酒气化于诗句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谁能更拘束,烂醉是生涯”

……

青花人物杯《饮中八仙》

便是取材于杜工部的《饮中八仙歌》

年事最高、资格最老的,是贺知章

醉后驾马,左右摇晃,似波澜中的不系之舟

所以,小辈们均称其为八仙之首

玄宗子侄汝阳王,备受玄宗恩宠

汝阳王好酒,要喝三斗才上朝

路遇酒车,垂涎三尺

左相李适之,名士崔宗之、苏晋

无论是兴费万钱的土豪

还是玉树临风美少年

皆是好酒之人

太白乃是谪仙人

草圣张旭走龙蛇

焦遂乃布衣,醉酒出语惊众人

上至达官贵人

下至布衣平民

一字一句,如开元盛世之宏大

一情一缕,似畅游天地之旷达

“八仙”同框畅饮,康熙妙品再现

作为清康熙年间的御窑妙品

饮中八仙题材,曾被御窑名匠以青花工艺精工巧制

胎体轻薄,施釉清透滋润

十分珍稀珍贵

饮中八仙图杯第一杯: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故宫博物院与景德镇陶瓷考古新成果展展出的青花饮中八仙图杯残片(年故宫南大库探沟出土)

虽然在国画和其他艺术载体上

均有该题材名品但就目前来看

市场还没有8只陶瓷青花人物单杯

同时出现的盛世奇况

就连单个进入拍场,也是少之又少

饮或不饮,都是仙味儿

白地蓝花,芳华国韵

这款青花《饮中八仙》

兼具写实与写意

人物绘制也不同于

常见的名家作品

从不同角度解读出老胡对“畅饮”之器的理解

在细腻的描绘中

也能品味出畊雨制器过程中的盈盈匠心

初春对花小酌,仲夏摇扇慢品

秋日凭轩远眺,寒冬煮酒论雄

品酒或是品茶

四时品饮无不畅快

五谷汇聚无不滋养

只要是它陪伴,饮与不饮都是诗意满腔

晴耕雨读

在这里有一个桃源

为你,遗世独立

长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zp/69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