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春残应恨无花采,翠碧枝头戏作球

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249431.html

春残应恨无花采,翠碧枝头戏作球

文/念杰居士

每年的春夏交接之际,大批的樱花凋谢,映山红还没开满山坡的时候,有一种花成簇成簇的开放,其伞形花序,花五瓣,百花成朵,团圃如球,其球满树,雪球累累,清香满园,甚是壮美。作为夏季的重要花木,绣球花由百花成朵,团扶如球,繁茂者,雪花压树,清香满院。鄙人向往灵隐寺大雄宝殿的那颗绣球花,静静地矗立在寺庙之中,悄悄地绽放,静听着树下许愿的众生。我偷偷地去看了她两次,碰到了她最美的一面。

绣球花,又名木绣球、八仙花、紫阳花(日本名),绣球荚蒾,粉团花。因为土壤的酸碱度而不同便是,酸蓝碱红,在自然状态下,白色品种初开绿色,后转为白色。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落雨的清明,绣球慢慢开始绽放她的翠绿,雨水的露珠落在绣球上,交杂着寺庙檀香的清新,配合翠鸟们清脆的吟唱,你能够细细吮吸空山新雨后的泥土芬芳,犹如慢跑运动过后,冰镇的雪碧刺激你的味蕾,穿流入你的食道,进驻你的脾胃,再如同从你的鼻腔喷涌而出的气体,那种满足,不仅仅是视觉的秀色可餐,更多的精神世界的丰腴满足。

还未完全变白的绣球花,正如华严经中提及的:“佛土生五色茎,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再来看她之时,便是她盛开变成如雪球一样的白球之美。

端庄威严,又不失儒雅,如同天王殿门前的“威震三洲”,甚是隽永秀美。

北宋钱易撰《南部新书·卷七》中说:“杭州灵隐山多桂。寺僧云:‘此月中种也。’至今中秋望夜,往往子坠,寺僧亦尝拾得。而岩顶崖根复产奇花,气香而色紫,芳丽可爱,人无有知其名者。招贤寺僧取而植之。郡守白乐天尤爱赏,因名曰紫阳花。”这可能是中国古诗词中能够找到关于灵隐寺和绣球花相关内容较早的了。

白居易在做杭州太守的时候,时常喜欢来灵隐,“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引自其《冷泉亭记》,足以见得他对灵隐寺的喜爱。而绣球花又名紫阳花,从白先生的诗词中可以体会到,他对于灵隐这株绣球,偏爱之心有多浓郁。

何年植向仙坛上,早晚移栽到梵家。

虽在人间人不识,与君名作紫阳花。

--------白居易《紫阳花》

绣球花之美,在于其抱团之美,当她还是一颗颗绿色的花骨朵的时候,你完全体会不出她完全绽放的秀美、纯洁、美满、团结。

绣球花的花语有美满,团结之美,美丽的姿态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斩不断的联系,不论分开多久,都会象征着重新相聚在一起。

而近日文卿在《无尽夏》一文中提及:“看绣球花,像是目睹了女人完整的一生,从年少朱颜到垂垂暮年,都可以见证,若也坦然接受,原是人生无常,从容以对。这世上,最美好的特质,莫过于种种不确定。在有限的一生之中,得以勉力触及到的部分,不过是些许肤浅的欢愉。而关乎生命实质,只隐在目力所能及的不确定里。”

我最喜欢她文中一句:

“看花只是花,看花不是花,看花还是花。”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朵绣球花,或许就是这个意思吧。

木心先生有句诗句描写过绣球花:“蓝绣球花之蓝,蓝得我对他呆吸了半支烟”,我对着灵隐寺面前的这株秀美的绣球花,呆坐了一个晌午。

正如这背景的四个字,最胜觉场,这也是我们由花而来最容易参透人生的地方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zp/66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