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加李作品民办学校咏叹调

皮肤科医生程少为 http://m.39.net/pf/a_8505686.html

(第期)

总(第期)

民办学校咏叹调

文//陈加李

纵观宿迁教育,民办学校自年泗洪中学教师陈飞创办的苏北第一家私立学校始,民办学校如雨后春笋,在宿迁大地上蓬勃发展。就拿泗洪县来说吧,相继办学的就有新星中学,洪翔中学,行知中学,东方中学,育才教育集团等先后诞生的十几家民办学校。

政府鼓励办学,用地办手续大开绿灯,有资历有资金有能力的人都来办学,这是很正常的事。办学势头好,学校发展也快。把学校当作事业来办,这终究是一件好事。

但是,把教育推向市场,让老百姓为教育买单,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首先,这种教育体制改革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有它的积极意义。一方面,教师工资由学校负担,减轻了政府的财政包袱;另一方面,民办教育的兴办,缓解了教育环境紧张的局面,许多成绩不大理想无缘继续深造的学生获得了再求学的机会,也可能因此走上成才之路。其次,教育既然走向市场,必将受到市场规律的制约。当教育环境供不应求的时候,招生不成问题,学校发展形势良好;反之,当学校供过于求的时候,生源便成了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大问题。

几年前,泗洪的教育出现了供过于求的问题,学校办得多了,学生却变少了,出现了庙多僧少的局面。学生招不齐,学校存在资金周转不灵,难以维系的状况,少数学校教师工资发不出,教师工作没有积极性,个别学校已经向政府多次提出破产的申请。随着生源的减少,老百姓对教育环境的认识和觉悟的提高,办得好的学校勉强可以支撑下去,办的不好的学校就问题重重了。于是泗洪的民办教育出现了如下种种现象——

第一,为打造品牌,片面追求考试成绩。

在老百姓心目中,学生考试成绩好的学校就是好学校,这就让民办学校的不得不迎合老百姓的需求去做事,一切为了学生出成绩。于是,抓教学时间,加大督学强度,增加考试频率,加重奖惩力度。学生为了分数不得不去死记硬背,生硬刷题;老师为了考试成绩不得不去穷追猛练,不择手段。老师和学生无时无刻不处在高强度的学习氛围之中。这样下去,素质教育就失去了本来的宗旨,师生的身心健康就得不到保障,一些学校出现了学生自杀,教师失常的情况,在当前的教育形式下出现这样情况,实在是悲哀的事。

第二,为扩大影响,肆意加大宣传力度。

为了招生,民办学校的宣传近乎“无政府主义”,公说公独秀,婆说婆无双。大街小巷、公路码头,荧屏字幕,谁都说自己是第一,谁都说自己是最好,有的学校甚至不把老牌县中放在眼里,实在有些不自量力。每到招生期间,横幅标语到处挂,彩绘传单满天飞,随处可见民办学校老师在城里乡下跑招生的身影。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第三,为自我标榜,处心毁谤褒己贬他。

招生期间,各民办学校的老师把工作重点放在招生上,正常的教学工作就大打折扣了。有的学校出事了,就报喜不报忧,甚至把自己学校的情况说成是别的学校的事。似乎深谙“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把抵毁别人,当作抬高自己的阶石。最可笑者,原来在同一个学校工作的同事,由于到不同的私立学校供职,本来关系不错的,如今已是,面带微笑,心藏杀机了。他们都有为自己开脱的理由,即所谓各尽其职,各为其主。什么诚信、友情,都被虚伪的假面具给掩盖了。民办学校的竞争,似乎到了无所不为的地步了。如此,教育已经失去了它本来的面目。

第四,教师压力大,危机四伏人心不稳。

在民办学校工作的老师,没有一个是有安全感的。从公立学校跳槽到私立学校,本来是冲着高薪来的,如今公办学校的老师工资水平提高了,民办学校却出现了工资难付的现状,私立学校的老师顿觉前途暗淡;从高校毕业应聘的老师,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工作好了,待遇不错了,就多干几年,不好了就另攀高枝。由此可见,民办学校的教师队伍是极不稳定的,这就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难度。学校是给老师解决保险问题了,但是,若有一天学校突然停办了,这些老师将归宿何处?交了保险,不到退休年龄就失业了,有什么用处?从失业到退休这一段时间的保险何处着落?这些一直是困扰民办学校的问题。

第五,管理不定型,争名逐利各怀心事。

从学校管理角度看,民办学校的问题日趋明显。在这里,我想谈一谈民办学校的管理体制。现在,民办学校的管理大致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股份合作制,一种是独家经营“家族制”。股份合作制的学校多是控股者与股东成立董事会,这样的管理如果规范化,会起积极的作用。而今,在一些学校里,董事长与股东之间,股东与股东之间存在着分配不均的问题。在职务分工,财务管理,年终分红等方面都出现明显问题。各为一己之利,明争暗斗,缺失合作意识,这是股份制学校管理中的一大问题。另一种是“家族制”管理,这种管理往往是老板说了算,大家都围着老板一个人传,“红花虽好,也要绿叶陪衬。”作为红花的老板就会经常这样想:谁对我是全心全意,我就器重,工作能力次之,忠心则重用,非则疏远。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任人唯亲、任人唯奴的局面,有能力的人不听话,听话的人没能力,甚至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搞坏了学校风气。这样对民办学校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当然,在民办学校的发展中,这些不协和音并不完全是主旋律。民办学校有它自身的优点:

第一、民办学校以其管理严格,获得民众的口碑。

既是私有民营,学校的声誉当然重要。民办学校的管理严格是出了名的,严格的门卫制度,严肃的规章制度,紧张而清晰的作息制度,让民办学校秩序井然。老百姓把孩子放在这样的环境里,自然放心。并且,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在学校寄宿,也解决了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从这个角度看,民办学校的管理,为民办学校的招生创造了条件。

第二、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获得百姓的认可。

由于竞争,民办学校在软硬件方面舍得投入,教室多媒体,老师办公环境,师资配备,教育资源购置,教学平台的设置等方面都较优于公办学校,这些也是吸引老百姓的重要优点。

第三、教学质量的攀升,是不争的事实。

民办学校相对于公办学校,在招生方面是没有优势的。首先,优生首选公办学校;其次,家境好,素质好的学生也首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招生往往是在公办学校择优之后,所以生源远远不如公办学校。但是,从历届中高考情况来看,如果把招生起点成绩算进去,初中三年和高中三年,学生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变化,明显可以看得出,民办学校的学生进步幅度是大的。也就是说,民办学校把许多不可能成才的学生变成了社会有用之才。这是老百姓形成的共识,也是不争的事实。

第四、社会的变化,给民办学校注入生力。

首先,随着国家生育政策的放宽,近年来,城乡人口骤增。目前,人口峰潮已涌至九年级,各个学校都不再为招生数量发愁,在保证数量,提升质量的态势之下,民办学校的效能会更加鲜明地彰显。其次,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送孩子到县城读书”已成广大农民朋友的思想共识,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多花几千块钱,就能为孩子提供优秀的教育条件,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民办学校出现“火爆”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再次,道路畅通,交通方便.。城乡公交的开通,缩小了城乡的距离,农村人进城成了家常便饭。孩子到县城读书成了非常容易的事。这也为民办学校招生提供了便利条件。

在民办学校工作近二十年了,目睹民办学校的成长历程,我很有感触。民办学校承载着培育人才的光荣任务,有着和公办学校同样的神圣使命,“路漫漫其修远兮”,民办学校在未来社会的发展道路上,将继续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民办学校这一曲“咏叹调”还要永远奏下去。

陈加李,生于年2月,汉语言文学本科学历。现任高中语文教师,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闲暇喜欢写些文字,偶尔在小刊上发表。希望用兴趣充实生活,也希望能在文学道路上走得远一点。感谢现代媒体和引领我走向文学之路的师长们!

征稿及投稿须知

大湖文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zp/102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