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园林植物造景的七性

植物是自然界中最具活力的因素,也是中国传统造园四大要素之一。如英国人克劳斯顿(B.Clauston)所言:“园林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其他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植物是园林的主体,植物造景是景观设计学中重要且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对于丰富物种多样性、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满足人对自然向往的天性等诸多方面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植物造景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植物造景的核心。所谓植物造景的科学性是指要遵循自然群落发展规律,满足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对生长环境各项因子的要求,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适地适树,使各类植物不论喜阳耐阴、喜湿耐旱,各得其所。各类生活型植物共生共存,充分发挥植物的各种生态功能,形成种类丰富、结构合理、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简言之,就是人们常说的“师法自然”。

1.1科学性的内容

植物造景的科学性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

(1)植物是生命个体,任何植物都有其自身的生长发育的规律,都有其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发育规律;植物造景的过程首先就是遵循这些自然赋予植物的规律。

(2)植物的生长与周围的环境因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不同的植物要求不同的生长环境,植物与其生长的环境因子相互协调一致才能最终体现出植物的各种自然美。例如虎耳草科的八仙花的花色由于土壤的PH值不同会呈现不同的花色,要达到造景需求的颜色,必须对栽植地的土壤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否则就难以达到预期的造景效果。

(3)自然植物群落都有其发生、发展、演替、消亡的基本规律。以植物为题材进行创造自然的植物造景,就必须从丰富多彩的自然植物群落及其表现的形象汲取创作源泉,掌握自然植物群落的成分、外貌、季相、结构等,这样才能使形成的景观最大限度的模仿自然、接近自然,最后成为第一类的自然。

2.植物造景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植物造景的关键。植物造景并非各类植物材料的机械堆砌,正如南·费尔布拉泽(NanFairbrother)所说:“几种有幸被选中的植物种在一起不叫景观设计,正如断章残句的组合不叫诗歌一样。”植物造景的艺术性是在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统一的基础上,通过艺术构图原理,巧妙而充分地利用构景要素,即植物的形体、色彩、线条、质地、肌理进行构图,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使其成为多角度的三维动态画面。在植物造景过程中应遵循此规律。

植物造景表现出的是多维艺术功能,主要体现在与其他造园要素的配比协调上,例如对空间的分隔和拓展,对整体色彩的渲染、对建筑的烘托、与水体的相映成景、与山石的相得益彰、与园路协调布景等等。

3植物造景的文化性

缺乏文化性的植物景观是空洞无味的、缺乏生命力的。植物造景的文化性是渗透着植物“性格”和个人文化认知及情感的植物景观序列,是文化情结的共鸣。植物造景有三境:即生境、画境、意境,而文化性主要是通过意境来表达。意境是造景与欣赏的共鸣和升华,其主要表达方式是“意”和“境”。

植物造景的文化内涵主要通过两个方式传达:(1)由植物自然属性人格化后形成的文化属性,即植物的性格表现意境美。例如竹子象征虚心节高,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中多用其造景,中国宋代苏轼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造园与居住理想,表达中国文人淡泊、清高、自持、正直的品格(2)文化地理环境的差异要求植物造景文化反映不同的文化氛围,例如纪念性景观植物多用常绿松柏类规则造景,象征被纪念者的品格,营造庄重、肃穆的文化氛围,突出纪念性园林的个性。

4.植物造景的时间性

时间性是植物造景艺术特征的生命体现。植物的生命特征决定了时间性是植物造景的特色。植物造景随时间的变化推移呈现出群落发展的空间、植物个体生命周期及季相变化美。由园林变迁呈现的各种时空美,是植物造景的时间性应有之义。

4.1宏观时间性

世界造园历史悠久,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植物造景有着不同的艺术手法特征。例如,中国传统造园注重人与自然的情感交流,因而植物造景具有自然性、文化性、生态性、精练性的艺术特征;而现代中国园林更注重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协调,维持生物多样性及复合群落结构的生态园林成为目标。植物素材在植物造景中也随时间而变化呈现出不同的时代特性。例如魏晋南北朝自然山水园兴起,植树筑园,梅以韵胜格高成为造园首选,成为魏晋风骨代表植物;而明清随着园林植物栽培水平的不断提高,无论是皇家园林还是私家园林中种植的花木品种都数以百计。

4.2微观时间性

植物自身有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首先,植物不同生命周期阶段呈现不同景观外貌,例如从幼小的树苗长成苍天大树;植物在其生命周期中过程中具有不同的观赏价值,例如观叶、观花、观果、观干等,使得植物造景呈现周期变化而绚丽多彩;植物的年生长周期变化使植物随着季节的变化出现不同的季相特点——春天繁华盛开,夏季绿树成荫,秋天红果累累,冬天枝干苍劲——充分体现植物造景的四季之景。

5植物造景的经济性

经济性是植物造景的重要衡量指标。景观效果既定前提下,经济上衡量是必须的。植物造景过程中,以最少的投资、造价产生最大的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可预见的养护管理费用可以承受,使园林不会成为美丽的包袱,即植物造景的经济性。

5.1经济性的内容

植物造景的经济性体现在三个方面的内容:(1)植物造景的投资高低主要取决与植物材料的价格即苗木价格,而苗木的价格主要取决于苗木规格和品种,例如四季桂和金桂不同的品种价格就相差数倍,相同的品种规格上的价格差异更是数十倍甚至百倍。(2)种植方式和密度的差异也造成植物造景投资的波动,主要是由苗木数量引起的价格变化以及苗木生态适应性引起维护费用的变化,品种规格一定的前提下,单位面积密度越大,造价越高,反之亦然。(3)养护管理的后期投入,这基于前两点的基础之上,苗木规格和品种及种植方式和密度的差异对后期养护管理费用有巨大的影响。

因此,景观效益最大化前提下的植物造景,在品种和规格选择上,应科学合理,比例协调。景观焦点选择新品种大规格苗木造景,其余采用苗源丰富、驯化良好的乡土树种,满足造景需求;种植方式模拟自然群落,共生演替;种植密度遵循植物生长规律,预留生长空间充足,小规格高密度、成景移植的方法既能保证当前的景观效果又可兼顾长期发展的需要;养护管理计划周密、安排恰当,才能最大限度保证景观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合理性。

6.植物造景的技术性

技术性是植物造景的重要保证。植物造景的技术泛指为达到植物造景最佳的观赏效果,贯穿植物景观营建过程中的造景各种手段和方法。

6.1技术性内容

植物造景的技术主要包括植物品种的培育技术、造景设计技术、施工技术和养护管理技术4项内容。培育技术主要包括引种技术、育种技术、组培技术等,这是植物造景的丰富植物材料的先决条件;

设计技术主要包括设计程序、设计手法、与其他造园元素的设计融合以及规范的图纸表现,是植物造景技术的关键内容;

施工技术主要指的是施工组织管理技术,是植物造景效果的保证技术;

养护管理技术主要是良好植物景观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措施。植物造景水准提高的关键是技术规范化、标准化的实行。

7.植物造景的空间性

园林主要是空间序列的表达,以植物造景为主的园林建设,空间性是其必然要求。植物造景空间性包含三大空间类型:

(1)植物有自身空间结构,包括植物点、线、面静止的外貌结构空间,和由植物生长变化使视线通透的“流动空间”。(2)植物群落的空间结构,即生长在一起的植物群体适应该地域的环境条件,有自身的组成结构和外貌,并按一定规律演替和发展,主要包括群落种间空间和群落演替的发展空间。植物造景创造的栽培群落同样具有其空间结构而表现出优美的形貌。(3)植物以个体或群落组合造景时形成的各类开敞空间和封闭空间。植物造景的实质就是植物材料空间组织过程,植物景观外貌由植物自身具有的空间结构特征和形成的空间决定,植物景观的变化由空间过渡形成。

(注:本文转自网络,仅供学习交流)

回复前面对应的数字,自动看热门内容。

1.苏州园林与生存智慧:净化、诗化的环境与艺术养生

1.中式古典园林建筑意境之作天然而成

1.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一)

1.苏州古典园林植物景观的风水分析(二)

1.中国古典建筑的“八大”元素

1.中国园林设计之美

1.苏州园林花木的文化配置

1.苏州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及其组成构思

1.神仙思想影响传统园林建筑

1.古画与古中国造园同根同源

1.境心相遇——我所理解的中国传统居住

1.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脉络梳理

1.园林植物的文化内涵

1.中国古典园林中山、水的文化内涵

1.从《兰亭集序》书文之赏解读魏晋园林文化

1.中国古窗,穿越千年的美

1.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1.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基因

1.浅谈中国北方园林与南方园林的差异

1.园林植物与风水

1.世界三大园林体系形式特征的比较

1.做古典园林景观设计,这些植物怎可不知?

1.植物设计中的风水问题

1.细品中式园林的诗意画境

1.论苏州园林文化

1.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洞门

1.中国古建筑名词的由来一亭子

1.中国人的庭院:天地自然,如在眼前。

1.图解中式古建屋顶形式

1.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

1.太湖石——中国风骨

1.醉美中国亭

1.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性(一)

1.园林植物景观的文化性(二)

1.禅对中国古典园林风格的影响

1.中国·月亮门

1.道教园林

1.佛禅本土化的直接产物一一寺庙园林

1.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一)

1.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二)

1.寺庙园林的禅意创造

1.意境

1.竹韵·东方美学

1.中国庭院:一见倾心再见倾情

1.园林中的石文化

1.古今中式园林意境的点睛之笔--匾额、楹联

1.中式园林之水的审美特征与文化意蕴

2.探索吴中风景园林的文化传承和构园法则(一)

2.探索吴中风景园林的文化传承和构园法则(二)

2.苏州古典园林造园的艺术手法

2.仿古建筑设计标准

2.中国古典园林在现代小区景观中的应用

2.中国木结构古建筑·构件详解

2.细致的中国古建筑解构

2.古典中式园林里的游廊设计工艺

2.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营造原则

2.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成要素

2.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1)

2.中国古典园林的现代意义(2)

2.中国古典园林中的声景营造

2.园林设计中水景的营造方法

2.园林中地形的营造

2.苏州园林花木的科学配植

2.耐盐碱植物详解

2.美学视角下的竹景观营造

2.浅谈海绵式生态城市与铺装

2.植物愈疗园

2.留白手法与苏州园林情境的营造

2.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处理

2.秋色叶树种在古典园林中的应用

2.园林空间说

2.园林色彩的分类与感觉

2.空间营造|悠然林下

2.论园林植物造景的“七性”

3.中国古典园林的养生方法与思想

3.园林植物的养生保健作用

3.生态保健园林(一)(二)

3.鲜花与养生——盘点十大鲜花养生功效

3.论养生文化对园林设计的影响

3.阴阳五行学说与园林植物种植

3.论养生园林的文化构筑

3.文化园林与养生园林

3.药用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

3.园林植物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

3.论养生园林的文化构筑

3.浅谈梅兰竹菊四君子的药用价值

3.帝都医景——地坛中医文化养生园

3.那些美不胜收的花药

3.园艺疗法与园林养生——“治愈系”花园设计

3.药用植物的园林应用

3.规划设计如何实现园林养生

3.设计结合医疗——医疗花园和康复景观

3.药用植物专类园林的设计思考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医院可以治疗吗
一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yy/6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