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球和八仙花绣球花的结构4

绣球(Hydrangamacrophylla(Thunb.)Sr.),山茱萸目(Cornals,48),绣球花科(Hydrangaca,),绣球属(Hydranga)。

绣球园艺种类繁多,新品种层出不穷,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园艺切花,深受人们喜爱。

“绣球”

最常见的绣球品种,整个花序成团状,只有一种花。

仔细观察这种小花,最外轮大而醒目的部分是花萼,花萼中心起初有个圆鼓鼓的结构,随后开放,那是花冠和其中的花蕊。

相比花萼,花冠显然毫不起眼。可以看见其中有雄蕊和雌蕊。

这种小花不育,并不能结实,是不育花。

可以看见瓣片4,雄蕊8,雌蕊的柱头3。

对于绣球而言,花各部的数目并不固定,同一花序中就可以看到数目不同的小花。

“八仙花”

有时也能见到另一种模样的绣球,花序整体呈平面状,四周的小花很大,中央的小花细细碎碎。

这种结构的花序与传统想象中的“绣球”并不相符,但是四周小花的花梗纤长,将中间的小花团团围住,有这种花序的花被称为“八仙花”。

四周仍然是和团状绣球一样的不育花。

大而明显的花萼,不明显的花冠,其中有花蕊。

一枚花冠尚未展开的不育花。

不育花的数目远不如中央的小花多。

中央的小花,花萼并不发达,只有几个不显眼的齿状萼片。

花冠虽然也不发达,但是相比花萼大很多,并且瓣片比不育花中的要大。

中央的花可以结实,是可育花。

子房大半下位,果实为硕果。

相比“绣球”型的绣球,“八仙花”型的绣球可能更接近这种植物的“自然”模样。

这是一种有一定组织性、分工协同合作的花序结构。

处在花序外围的小花负责吸引访花昆虫,发育为显眼的不育花,数量较少。

处在花序中央的小花负责输出和接受花粉,发育为不显眼的可育花,数量很多。

通过为数不多的不育花招揽传粉者,可以降低传粉的平均成本。

花序整体的平整形态,构成昆虫移动的“平台”,大大提高了一次访花的传粉效率。

在被子植物花朵演化的历程中,很多系统发育距离遥远的植物类群都不同程度的采用了这种策略,是一种趋同演化。

绣球和木绣球

趋同演化形成的功能相似结构,往往令人不容易区分。

例如,绣球和木绣球,咋一看,好像是一类植物。

从学名Hydrangamacrophylla(Thunb.)Sr.中可以看出,Thunb.首先描述并命名了这种植物,随后Sr.对其归属进行了变动。

Thunb.最初认为这是一种荚蒾属植物,命名为ViburnummacrophyllumThunb.(Syst.Vg.d..)。

从花序轮廓上,绣球,确实容易被误认为是一种荚蒾,例如荚迷属有绣球荚蒾(Viburnummacrocphalum),俗称木绣球。但是实际上两者系统发育位置相差甚远。花果的结构也完全不同。

荚迷属的很多植物也有和绣球属的绣球一样的花序特征。

同一种植物,有成团的“绣球”状,和成平面的“八仙花”状。

观察荚迷属的小花可以发现,不育花和可育花的显眼花被均来源于花冠,花萼均小而不明显。此外,雄蕊5枚,为定数,与绣球属完全不同。

半夏夏半两个夏

年5月9日

半夏夏半两个夏

敬,不甘平凡的花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男性白癜风怎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yy/3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