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散步

|听江徐推荐的音乐音量小些感觉更好|

李商隐感到意不适合的时候选择登古原、看日落,我生活在平原,无处登高,至少可以散步。在平原散步,在离长江和黄海都是半小时车程的小镇散步,在阴历四月底的细雨中散步。

早上看了一篇解读李商隐诗作的文章,其实是重温。文章作者觉得,李商隐创造了一项吉尼斯记录,因为他描绘了中国诗歌史上最漫长的一场秋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场曾经在晚唐某个秋夜,下在巴山蜀地的雨,究竟有多绵绵不绝,作者不知,谁都不知。

二十八个汉字,慢慢地,一个字一个字默读过去,以诗为舟,凭字做楫,穿过千年历史,从巴山秋夜走过,夜雨绵长,山村寂寥。

这样想着的时候,窗外恰好下起雨来。春已过,秋未至,难得有一场雨像今天这样下得如此慢条斯理,心不在焉,让人感觉刚刚好。

雨天本身就是一把伞,走在雨中就是走在伞下。

楼下不知谁种的八仙花抽出两三朵小小的白花,报信一般,像是提前给人一个惊喜。一年蓬被雨打湿,更像小雏菊,又好似少女淋了雨的刘海,一缕一缕,比平日多了份楚楚可怜。菜粉蝶静默着,逗留在已经结籽的油菜上。阳光下闻不到的芫荽的辛烈气息在雨中蒸腾。雨从空中落下来,一滴滴,砸在家家户户的防盗窗上,也砸在彩钢遮雨棚上,嘈嘈杂杂。

出了小区,沿着桃源路上的一条河边走。雨不大,照样在地面砸出一个个水泡,此起彼伏。每一个水泡上映照出一个撑着伞的我,像极刚长出的悠哉悠游的蝌蚪。水泡破灭,悄无声息,像极蝌蚪的我也就破灭得悄无声息。站着看了好一会儿,突然感到可笑,没有象征意义的可笑。

我可以去看看前不久晨跑时遇见的几棵罂粟是否还开在那里,顺道瞧一瞧边上的野渡无人自横舟,也可以去看看荒野外的那一大片麦子黄了没有,还可以去看看长在路边寂寞无主的菩提子是否还在那里……

我在路上,在细雨中走,漫无目的。慢,无目的。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杨基的这两句诗很应当下时节的景致,乡村是苦楝花的乡村,物候是枇杷树的物候。只有细雨,没有南风。草木静默,浮萍青青。

细雨陪伴着我。一年蓬陪伴着我。老鹳草陪伴着我。野燕麦陪伴着我。泽漆陪伴着我。小蓟陪伴着我。灰灰菜陪伴着我。一两朵粉色的打碗碗花陪伴着我。能够认识一些花花草草的好处就在于遇见它们的时候,能够在心里喊出对应的名字,是一件自我愉悦的事。

想起一个人来,影子一样的人。这个影子让我知道,有些遇见只能在心底,有些懂得,无所谓相逢,也就不所谓错过。

总说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因为自欺欺人是件不可能的事。一个人,修养好,可以很好地控制情绪,不对别人发脾气,不传播负能量,但是心中的贪嗔痴慢疑任何时候无论如何都是欺骗不了自己的。当你意识到这些,并且试图转身回避或者将其压制的时候,只会欲盖弥彰、加倍反弹,以至于越发如影随形。就像影子,你以为掉转过身去就是甩掉,没有,它在你背后,更在你心里。面对,是解决的前提。

想要放下某个人、某件事,首先要做的就是面对。就像想要跳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下蹲。放下四步曲——面对、接受、处理、放下。这不是我说的,原创来自星云大师。有无道理,自己试过才明了。

我也不知道怎么扯到这根藤上来,回到散步。散步,其实是一个晃悠的状态。散步时闲情的宣泄和回归。散步即是自由。我想过马路就过马路,不想过马路就不过马路。我想在河边站一会就在河边站一会,想在一丛一年蓬前发会呆就发会呆,想发多久就发多久,直到想继续往前走为止……

去年秋天路过的河边小路已被填埋,泥土裸露在外。另一条“秘密通道”一侧的小河已经搭建一座桥,桥面浇了柏油,也许今夏不再看到桥另一头的一大排木槿花次第开放。沧海桑田原来也不过一季之间。

就这样走着,好似兴奋中带着惆怅,忧伤中参杂愉悦。

田头的桑树还是小时候的模样,摘了一粒,看样子没法吃。再摘一粒,还是没法吃。又摘一粒,依旧没法吃。世事也是如此,明明摆于眼前,明明相识如故,却已今非昔比,昨日无法重现。

于是只能站在树下垂涎一会儿,权当回味过小时候的美食了。

江徐,

80后老少女

十点读书签约作者

煮字疗饥,借笔画心

原创公号:江徐的自留地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公益抗白
治疗白癜风的口服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yy/269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