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天台上海游客我在天台领略济公文化

著名白癜风研究专家 https://m-mip.39.net/czk/mipso_5941903.html

我在天台领略济公文化的魅力

神奇秀丽的天台山,孕育了一个奇特的人物———济公。我对济公的了解,始于坊间看了《济公全传》。书上写得明白:“在朝有一位京营节度使,姓李名茂春,原籍浙江台州府天台县人……”李茂春即济公之父,他老来无子,偕同夫人去国清寺烧香求子,适逢降龙罗汉坠地,回家后夫人遂有喜,十月怀胎,生下一子,取名李修缘,也就是后来的济公。那时的着眼点,全在于济公亦疯亦癫、惩恶扬善的故事,对于其故里在天台的史料,一直没有探究,电视连续剧《济公》播放后,“鞋儿破,帽儿破……”的歌声响彻大江南北,济公的传说家喻户晓,才又勾起对济公其人其事的探究。

据记载,济公原名李修缘,宋建炎三年(公元年)十二月初八诞生于浙江天台县城关北门外永宁村石墙头,系宋太宗驸马李遵勖裔孙,祖上世代仁宦,且为将门。济公之父李茂春目击南宋朝政腐败,弃官隐居念佛。济公少年攻读赭溪畔赤城山,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后,出家国清寺。18岁去杭州灵隐寺落发,取法名道济,济公则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在灵隐寺,他不守佛门法规,嗜好酒肉,常身穿破袈裟,脚拖破蒲鞋,手摇破芭蕉扇,出入歌楼酒肆,世人称之为“济颠”。他以落拓颠狂的外表,幽默风趣的谈吐,救人济世,成为世人心目中大智大勇的化身、普渡众生的活佛。林语堂曾说:“受中国民众所爱戴的最伟大的疯和尚,无疑是济颠和尚,又名济公;他是一部通俗演义的主人公,这部演义越续越长,其篇幅至今约比《堂吉诃德》多了三倍,看来似乎还没有完结”。可见,济公的故事,不但在中国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在世界上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从上海驱车4小时,便到了素有仙山佛国美称的浙东天台山麓。一踏入天台城关永宁村,两座巍峨壮丽的雕龙巨石牌坊立即扑入眼帘,前座沉稳圆熟的牌匾“永宁村”,后座雄健豪放的牌匾“石墙头”,规模宏大的大门口照壁上,则刻着“济公故居”四个镏金大字。这就是占地16亩,建筑面积达平方米的“济公故居”了,这里集宅第、街坊、楼台、亭阁、水榭、园林于一体,散发着淡淡的南宋时代气息,给喧嚣的尘世划出一方清净的乐土。于此流连,领略魅力四射的济公文化,直有杭州宋城“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的韵味。

“济公故居”,共分三大主体。中间部分是巍峨壮丽的李府,所有屋舍均为高规格的南宋天台三进九明堂结构。西面部分为“观霞阁”,5层30多米高,全部硬木结构,阁周围雕九龙和天台八景。登阁举目四望,近可看到济公出生地永宁村石墙头,读书处赤城山和出家之处国清寺,远可望见著名的天台山胜景。东面为“陇西园”,由济佛殿、醉仙楼、济公药铺、葫芦池和假山飞瀑组成。史载济公祖上是陇西人,家有陇西园,为李府私家花园。此园西连故居,北依赭溪,是济公少时嬉戏玩耍之地。

走进济公故居,只见亭台楼阁,湖泊水榭,回廊曲桥,假山飞瀑,布局精巧,技艺精湛,令人叹为观止。李府正门照壁上四个精致石雕,两侧“五老看图”、“竹林七贤”的木雕,以及“百鸟朝凤”、“九狮八骏”等,工艺精美,令参观者赞叹不已。故居周围的百米画廊,将北方宫廷之堂皇,和南方苏州园林之精巧相结合,既大气又细腻。

李府宅第是浙东典型的“三进九明堂”两层楼建筑,楼下前进客厅与中堂,是接客与操办喜事的地方;后进为祖堂,供奉着济公祖先李崇矩、李继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评、李涓、李茂春及其简历介绍,昭示济公是人而不是神。两厢为卧室、女眷客堂,内中摆设的眠床、桌椅、茶几皆宋代古物,真不知他们是如何花费精力物色来的。因此,李府宅第又是对济公身世寻根悟源的翔实史篇。济公真有其人,而且是道道地地的天台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令人料想不到的是,济公竟然抛弃如此富有的家园去出家,视金钱如粪土的心态可见一斑,也令物欲横流的社会汗颜。

跨进李府宅第的东面的陇西园,苏州园林的影子与立体的济公文化扑面而来,其构思可谓巧妙。美中不足的是,园林范围小了点,彩绘太过华丽些,尤其是园外那些触目的现代化建筑,与园中的古色古香形成明显的反差。

陇西园本是济公李氏的私家花园,因地处智者大师所居的佛陇山之西而名之,由园门、水池、亭榭、假山、济佛殿、醉仙楼和游廊所组成。园中心一泓碧水,波光粼粼,涟漪荡漾。水池形似葫芦,池畔繁花似锦、绿树成荫,天光云影与池中莲荷、红鲤,构成动静有致的景色。两石桥卧波,一曲桥通向池心“钓月亭”,一拱桥跨过“葫芦”颈部,名曰“耕云桥”。“耕云”、“钓月”充满禅意,足以寄寓济公看破红尘,云游四海,终于得道成佛。转过曲桥,来到池中的“钓月亭”,亭柱上“玲珑池亭神童故地曾钓月,浩瀚宇宙活佛普天任耕云”和“亭中人钓池中月,月上水摇园里亭”两副楹联,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居此小憩,任清风拂面,赏鲤跃莲荷,惬意非常。与“钓月亭”相对的是水榭——一幢单檐歇山顶临水建筑,匾额上书“荷香风善”,点明济公李氏家族世代积善。水榭东面临水,前后通透,视野开阔。榭台悬于水面,玉石雕栏,美观大方。水榭内,八仙桌椅古朴典雅,格子花窗,构图巧妙,墙上挂有名贵字画,四角花几摆设盆景,是小坐品茗的好去处。   

自钓月亭行过曲桥,来到坐北朝南,面阔五间,重檐歇山顶结构的济佛殿。迎面一尊济公纯白玉立像,庄严神圣,为泰国信士所捐。济公佛像项挂佛珠,右手捏把破蕉扇,左手拎双破僧鞋,一个从不离身的酒葫芦悬于胸前,目光炯炯,一脸慈祥。像后面是一方用进口楠木制作的高4.5米,宽4.2米的五百罗汉木雕群像屏风,形象各异,栩栩如生,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殿内具有宋代风格的彩画,中国古建筑的槅扇门窗,济公故事为主题的木浮雕裙板以及山墙顶部六组以济公故事为题材的砖雕,与周围的建筑、山石、花木糅合一起,构成独特的韵味和风格。济佛殿东、西两面成L形的游廊,将整个陇西园迴环相接,连成一个统一整体。游廊曲折起伏,变化灵活。苏式彩画,山水、花木、鸟兽惟妙惟肖;空透漏窗,外景、内景相互渗透,意趣无穷;计划将济公诗文,镌刻成碑,镶嵌廊壁,让游人于休憩中涉目成赏;游廊西头敞开,赭溪、村舍、桥、亭,尽在一望中,将原本有限的空间化为宽阔而优美的景致,极尽借景之妙。

东北角的假山,将两段游廊连成一体,并以山洞沟通,游人既可登山而上,经山巅小亭,过曲涧“汀步”、下缓坡,到游廊,也可出游廊经山洞,再入游廊。过假山,经游廊,来到园东南与观霞阁并峙的醉仙楼。楼高四层,四面设窗,重檐翘角,金黄色的酒葫芦在屋顶闪闪发光。三楼外周有回廊环绕,登楼凭栏小酌,吟咏脍炙人口的济公诗:“醉傲风颠卒未休,杖头明月冠南州,转身移步谁能解,雪履芦花十二楼。”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仿佛济公活佛已来到身边,济公精神已浸润心田……

观霞阁则在故居西侧,是一座高32米的木结构宋式仿古建筑,也是济公故居中最大气磅礴的建筑。阁楼拔地而起,四面五级。底层台座,花岗岩构筑,汉白玉围栏,周边精雕“九龙”和“天台十景”,寓“九龙造天台”之意,构思巧妙。上四级木结构,朱柱黛瓦,飞檐翘角,金碧辉煌。登阁远眺,赏赤城栖霞,听国清梵音,鸟瞰古城日新月异的变化和赭溪岸边石梁湾公园的萋萋芳草、荫荫绿树和嬉戏的孩童,恍惚沐浴于天地之间,千年沧桑尽收眼底,抒发抚今追昔之情,心旷神怡。

天台山的济公文化,向世人展现了充满南宋时代气息、蕴含浙东地方建筑风格和仕宦人家宅第格局的一轴画卷。宅第街坊与楼台亭阁、水榭园林荟萃一体,内聚佛国之灵气,外撷仙山之精华。值得一看。

(选自《玉行天下2》之“浙江篇”)

(来源:走进青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yy/102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