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白云仙长有次在蓬莱仙岛牡丹盛开时,邀请八仙及五圣共襄盛举,回程时铁拐李(亦有说吕洞宾)建议不搭船而各自想办法,但是途中遭到东海龙王的阻挠,结果双方以及他们的盟友分成两大队人,展开了一场斗法较量,最后八仙和他们的朋友分别拿出自己的法宝,获得胜利,顺利地越过大海。就是后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或“八仙过海、各凭本事”的起源。关于八仙的故事最早是在《东游记》中记载的,在唐朝时就有《八仙图》和《八仙传》,但是尚未确定名字,到吴元泰写《东游记》时才确定了这八位道教神仙。铁拐李:传说八仙之首,本就生的俊俏,又在终南山和老子学得一身法术,但在一次神游之时,肉身遭到破坏,就附在了一个死去的坡脚丑汉身上,变成了我们如今看到的样子。汉钟离:在八仙中有较高的地位。得铁拐李的点化上山学道。后世还形成了钟吕金丹派,对宋元道教发展产生极大影响,元世祖封其为“正阳开悟传道真君”。张果老:在唐代名气很大的一个道士,本名“张果”,因长相老,加之人们的尊敬,称之为“张果老”。他喜欢倒骑白驴,日行千里,休息就将驴像纸一样折起来。好云游四方,劝化世人。吕洞宾:唐代道士,是八仙中传闻最广的一位。吕洞宾成仙之前,曾流落风尘,得汉钟离的点醒,遂入终南山修道。宋代封吕洞宾为“妙通真人”,王重阳创立全真道教后,被称为“北五祖”之一。何仙姑:八仙中唯一的一位女性,关于她的传说有很多,流传最广的是;她的原名何秀姑,生于武则天时期,十三四岁外出游玩之时遇见铁拐李,吕洞宾,张果老,三位仙人给她吃了仙桃,仙枣等,从此不觉饥饿,预卜未来,世人称之为“何仙姑”。蓝采和:据说他一直穿着破烂的衣服,一只赤脚,一只穿靴,在闹市行乞,讨来的钱财或分给穷人,或买酒自饮,后得汉钟离度化,乘云而去。韩湘子:传说是韩愈的侄孙,此人狂妄不羁,不喜读书,只好喝酒,二十岁探亲时,倾慕山川之趣而一去不复返,后和吕洞宾学道升仙。韩愈曾责怪他不求上进,他却在初冬之时令牡丹花开数色,世人惊奇不已。曹国舅:相传他是宋仁宗朝曹皇后的弟弟,为人温和,慕恋仙法,但他的弟弟骄纵不法,肆意妄为,曹国舅对其恶行深以为耻,遂入山修行,拜吕洞宾为师,修行得道,位列仙班。到此小编将八仙就全部介绍完了,接下来,小编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沉香。沉香,又名沈香,“沉”通“沈”,又叫水沉香,沉水香;自古以来即列为众香之首,被人们视作一种名贵香料和中药材,在宋代时就已经有"一两沉香一两金"的说法。沉香大多用于制作香料,在明清时期,宫廷皇室皆崇尚用沉香制成各类文房器物。此沉香摆件,名为:逍遥八仙,也是以神话故事“八仙过海”为背景所雕刻的。逍遥八仙,对于雕刻者的技术要求非常高,细致到人物的每个表情,山水的每个细节都无一不体现出了工匠的技艺;以及生动形象的人物特征,又再一次将我们拉到了当时的传说故事中。八仙的故事还不止于此哦,在我们和香阁旁边不远处,文化产业园区内有一棵树龄三百年以上的菩提树,属于龙脑香料常绿大乔木,是园区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观之一;并且和香阁创始人香主与菩提树的渊源深厚:那时的香主刚来到北京,冥冥之中的缘分,香主于菩提树旁创立了和香阁,菩提树也相联着和香阁的企业文化。故事就在此间……传说,在明永乐年间,江南寒门学子进京赶考遭遇贫病交加,来到此处大于倾盆,书生俯身护书,这时佛祖感知,请路过此地的八仙,将京西潭柘寺一棵七叶菩提树抛种在书生旁遮风避雨。并请八仙嘱咐书生虽寒窗苦读,功成名就,莫忘黎民百姓。佛祖和八仙的嘱咐一直萦绕在孟生心中,他应试以菩提为悟,写出了论证惜民的锦绣文章而金榜题名。此后更是关切黎民,每年释迦牟尼佛诞日、端午节都会和同僚、家眷到菩提树下进香膜拜,另有清代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常与好友爱新觉罗.郭敏沿通惠河畔泛舟登岸水南庄游赏,多次在在菩提树下吟诗作赋。
菩提花
菩提树与八仙的渊源不止于此,菩提文化也一直伴随着我们,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和企业文化里,要说与之渊源最为深厚的便是朝林集团了。菩提树,是朝林「日立于朝,盛德在林」的君子文化之化身。朝林君子文化遵循「大学之道」即「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代表着修己、无我、利人的三重修炼,与菩提树寓意的觉悟和智慧相互辉映。1、觉悟从修己开始,即明明德2、无我、利人,即亲民无我、利人,首先要有亲人之心,才会有利人之行。3、智慧,在止于至善。将君子文化和九个至善美德融入菩提树中,寓意着菩提智慧是每位朝林人的追求。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菩提文化对于企业和个人的影响都是非常之深远,我们将古人的智慧传承,将菩提文化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至善美。以此为契机,和香阁与朝林松源酒店共同打造了传统文化生活空间“松源茶舍”,以期在忙碌的工作及旅程中,能给大家提供一个品香喝茶,心灵小憩的文化空间。松源茶舍位于朝林松源酒店三层,内设八个茶室,除品香喝茶外,每个月还定期举办传统文化雅集活动,欢迎大家前来感受体验。点击图片,左右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