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丰县人来说,这些美食一定都是不可替代的!
首先是地锅鸡啦,一口黑铁锅,大火炖上只笨鸡(草鸡),可以放些土豆或是山药,多放些干辣椒。特别之处就是在锅的四围贴上一圈死面锅饼,沾到菜汤的一端味鲜,沾不到菜汤的一端焦脆。这就是正宗的地锅鸡!
狗肉,丰沛一带的狗肉是出了名的。其他地方吃到的丰沛鼋汁狗肉都是冷冻的,只有在丰沛当地才能吃上正宗的狗肉。尤其是刚煮出锅的热狗肉,味道绝对鲜美。在老家,狗肉是宴席必备的凉菜,最地道的吃法就是在狗肉上面撒些花椒,不但吃不到麻,而且更能突出狗肉被誉为“香肉”的特点。老家街上常见的卖狗肉的摊子,一边卖一边拆,卖多少拆多少,卖完了就剩下一大堆骨头,而且纯肉的一个价,带骨头的一个价,一般15至20块钱一斤。
烧饼,一种用木炭烘烤的面食,一般三四层,边上打有花刀,上面一层涂有糖稀,沾上芝麻,中间层有调味的佐料。刚出炉的烧饼外脆里嫩,香咸可口。由于烧饼分层,所以可在边上撕开,往里面夹些其他的食物一同食用,譬如夹上面所说的狗肉,夹羊盘肠(一种羊杂碎),早饭的时候还可以夹油条。烧饼夹狗肉和烧饼夹羊盘肠是老家的爷们儿们最爱的路边小吃。
把子菜系列,大锅里放上做好的把子肉、海带卷、豆腐皮卷、素鸡片、豆干片、肉丸子、煎的荷包蛋等,放在炉子上细火温着,不能断火,随时保持温度。吃的时候随便选,再来碗米饭,绝对够味!
把子菜中的主角——把子肉。五花肉,配上佐料长时间炖出来的,和南方的扣肉差不多,只是味道有些差别,虽说是五花肉,但吃起来一点都不腻。
滚子肉,即驴肉,在老家有“天上龙肉,地上驴肉”之说,可见驴肉之鲜美。驴肉在肉类熟食中是最贵的,以肉细著称。
烙馍,面和好发酵,揪成比拳头小点的面团,用擀面杖擀成薄薄的面皮,接下来的做法就和摊煎饼一样了。吃的时一般不单独食用,充分发挥其面积大的特点,卷一些其他的食材一起食用,譬如卷辣酱、卷咸鸭蛋、卷羊肉串等等,或者撕成小片,泡入汤内,比如最有名的羊肉泡馍,还可以加上白菜、包菜、荠菜、韭菜和鸡蛋做成煎饼果子.烙馍卷羊肉串来喽……我晕~还有比这好吃的吗????!!!!!!!!
油炸解拉猴,这道菜或许有点让人不能接受,但在老家却是道美味,而且价格不菲。何谓“解拉猴”?就是蝉的幼虫,就是蝉在脱壳前的那种形态,解拉猴是我们那的方言。儿时每个夏季的晚上,都会去树林里逮解拉猴,因为蝉都是在晚上蜕变。逮着后洗干净用盐腌上,第二天就可以下油锅炸了。这玩意儿就我们那和鲁南皖北地区吃,不过我感觉是上好的野味!这道菜可以算的上我的最爱!
死面锅饼,一种面食,做法和地锅鸡中锅饼一样,只是稍厚点,除了白面的,还有玉米面的,豆面的,杂面的,一般在炖鸡、炖猪肉的锅里贴。
蒸菜,绝对的地方菜!种类很多,芹菜叶子、豆角、荠菜、大麦苗子、马蜂菜、扫帚菜、茄子、洋槐花、榆钱等等都可以蒸,拌上面上锅蒸。出锅后,再拌上各种调料、蒜泥、辣椒酱、香油,即可食用,中年及老年人的最爱。
煎包,早饭最重要的一样。下锅前和包包子一样,下锅码满后,先倒上水盖上锅盖至六七成熟,浇上油,约三四分钟后开始翻个,再过个三四分钟就可出锅了。煎包主要有猪肉、羊肉和素馅三种,尤其羊肉馅的最为可口。
白粥,有煎包了,当然还要来碗粥了。一个字:香
辣汤,和河南呼啦汤极其相似,靠胡椒面提味,故为较重的咸辣口味,适宜冬天作为早饭饮用。一碗辣汤再加上几个煎包,绝对让你大汗淋漓,大呼过瘾。
馓子,回民食品,适宜早饭食用,酥脆可口。
徐州米线,虽不及云南过桥米线有名,但也绝对称得上是一道风味小吃,一般女生喜欢吃,虽然辣得要命。
丸子汤,丸子是素馅的,主要有辣萝卜和胡萝卜两种。
酥菜汤,用藕切成长片或长条,裹上面糊下油锅炸,出锅后就是酥菜了。上面说的丸子和酥菜,都是老家农村过年必须准备的食品,刚出锅的时候,酥脆香嫩,但放过几天后就变硬了,正好拿来做汤,于是就有了丸子汤和酥菜汤。
这个绝对经典——蛙鱼,也有叫娃娃鱼的,可见这是我们那每个人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
凉皮,全国人民都吃过,但老家的凉皮薄而劲道,凉调食之味道极佳。
大盆羊肉,我们那的人都喜欢吃羊肉,可能是因为回民较多的原因吧。羊肉在我们那的吃法很多,红焖、炒炖、烧烤、做汤,包括羊头肉、羊脑子、羊盘肠及其他羊杂碎,都是一道道的人间美味。
羊肉汤,人人都喜欢的美食。精心烧制的老汤,配上煮烂的羊肉,最重要的是饮食之前要往碗里放上特制的辣椒油,这样合起来才够味。再来两个烧饼或是烙馍,啧啧……鲜美无比啊!!
三刀子,最重要的甜点之一,但不宜多食。
开酥,过年过节走亲访友必备的点心,吃起来甜、酥。
麻糖,吃在嘴里非常的黏牙,但还是让人无法自拔地去买去吃。
燎豆子,也叫蝎子爪。原料就是黄豆,做法和炒花生炒瓜子相同,平时不吃,只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那天才吃。
丰县系中国十大苹果基地之一、被彭冲授予果都、果海。丰县红富士苹果,皮薄.肉厚.核小.汁多.甜脆.微酸.吃在嘴里口感好,不留渣!吃后手指间发粘(由于含糖量高的原因),那种感觉真好。
牛蒡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和植物纤维,有助人体筋骨发达,多吃牛蒡可以增强体力及壮阳,具有清除体内垃圾,治疗便秘,抗菌作用.经典:牛蒡炒鸡蛋,旺达牛蒡酱等
糖人贡,俗称“供品”,平时也不吃,只在老家农村家里死人出殡的时候才吃,一般分给小孩,大人不吃。主要用于传统丧葬祭祀活动。其工艺特点为模具注塑。主要原料为优质白糖、食用色素(包括胭脂红、食用绿、食用黄),主要生产工具及设施为木质模具(祖传)、铝锅、水缸、火炉子、木头案子。作品色泽鲜艳、造型优美,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糖人贡发源于唐朝,原为宫廷用品,后流入民间。丰县糖人贡艺术发端于清代中期,距今已有余年的历史,为世代家传(传男不传女),秘不授人。
糖人贡题材多取自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由于受道教影响,略带迷信色彩。其品种有:《寿桃》、《老寿星》、《王母娘娘》、《天官》、《八仙人》等。
丰县糖人贡与当地民间民密切相关,有很强的地域性。糖人贡市场狭小,仅限于丰县及周边农村地区使用。每年销售旺季在春节前后、清明节、阴历十月一日,作为烧纸、上坟供品用于祭祀祖先。去年六月十四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单,“丰县糖人供”名列其中。勤劳淳朴的丰县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还创造了梆子戏、花鼓戏、四平调、针插造型工艺等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榆钱子窝窝,里面再放点蒜泥,青辣椒,哇~~榆钱儿也叫榆荚,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故名榆钱儿。新生出来的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又因它与“余钱”谐音,村人在房前屋后种榆树也有讨口彩的意思在里面。清代诗人郭诚在《榆荚羹》中赞美:“自下盐梅入碧鲜,榆风吹散晚厨烟。拣杯戏向山妻说,一箸真成食万钱。”
糖糕早餐的必备食品之一,外面油炸的金黄酥脆,里面带点糖稀,口感极佳。
棒子面团子。也就是用玉米面做的。里面一般用豆沙做陷。俺是比较喜欢吃。
柿子面,好吃,非常之好吃相传多年前,李自成称王西安后,临潼老百姓用火晶柿子拌上面粉,烙成柿子面饼慰劳义军,很受义军将士称道。后来,为了纪念李自成及义军,每年柿子熟了,临潼百姓家家户户都要烙些柿面饼吃。天长日久,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黄桂柿子饼。主要原料:火晶柿子、面粉、白糖、桂花、核桃仁、青红丝、桔饼、冰糖油。特点:用火晶柿子拌上面粉烙成的柿子面饼,金黄软绵、甜而不腻、芳香扑鼻。把柿子剥皮放碗里,取面粉数量放柿子里柔合,一直的揉啊揉的,等到感觉柿子和面粉容为一提的时候,也就是能拿成块时候吧,反正不能放过于多面粉呢,那样太硬了不好吃了,如果放少了就软的弄不成个,根据柿子的多少,一点一点放面粉,感觉掌握好就管了,就能捏成个的时候就别再放面了!(对了忘记说了别往里面放水,就用那些柿子和面,而且啊,如果你口味种,就放点糖,一般不放也够甜的了!)"
蜂糕!一二十年没吃过了,很怀念啊~徐州古称彭城,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徐州不仅有着漫长的历史文化,而且有悠久的小吃文化。徐州丰县的蜜制蜂糕,形状美观,香甜可口,营养丰富,还有滋补强身之功。年老体弱者,每日早餐食用一次,能起到润肺止咳的作用;特别是支气管炎患者,经常食用这种蜂糕,既可强身,又可治病。蜜制蜂糕既可干食,又可加水冲成流食饮用。
小孩酥。童年的回忆`价格便宜,但有着其他的糖果无法比拟的味道。虽然包装在变化,但口感依旧。楚汉时期,虞姬爱吃甜食,霸王项羽为博得红颜一笑,四处寻找,一日偶遇金氏老汉,老汉奉送一物,此物入口即酥,甜而不腻,虞姬吃后开怀大笑,赞不绝口,后来此物被封为“贡糖”,也就是今天的“小孩酥”。金氏第二代小孩酥糖是原徐州糖果厂下属分公司(现金氏食品公司)生产,产品采用严格的工艺配方,口味纯正,香酥可口,是老少皆宜之佳品。
陈列了这么多,你们吃过多少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