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张渊源上海门牌研究所
25路微历史
始祖世:
年2月4日前
英商中国公共汽车公司车辆
英商中国公共汽车公司开辟11路公共汽车,自东新桥爱多亚路起,经湖北路、北浙江路、海宁路、北河南路、蓬路、汉璧礼路、西安路、塘山路、公平路、东熙华德路、茂海路,至提篮桥。
年12月20日后
11路公共汽车停驶。
年“指南”:11路汽车票价表(停驶前)
第二世:
年9月
上海市公用局成立上海市公共汽车公司筹备处。
年3月29日
上海市公共汽车公司筹备处开辟11路公共汽车,自中正东路起经外白渡桥、天潼路、汉阳路、唐山路、大连路至平凉路临青路止,线长8.3公里。
年3月1日
增开11路甲公共汽车,自临青路起沿平凉路、军工路、农村部实验所,直达沪江大学,线长3.8公里。
年”行号路“:公共汽车路线表中可见11路和11路甲汽车线路信息
年底
年大世界(时名人民游乐场)门口经过的31路汽车
11路汽车与3路汽车(北京路外滩至延安西路凯旋路)两线合并为31路公共汽车,自平凉路军工路至天山新村。为当时市区最长线路。
年地图:31路汽车信息
年11月
31路更名为71路。
年
年生活手册:71路和75路公交信息
71路分拆为新的71路(天山新村至高阳路周家嘴路)和75路(延安东路外滩至军工路)两线,该75路汽车即今日25路电车前身。
今世:
年11月1日
年代25路配车为SKD型单机无轨电车
25路电车开行,自广东路外滩至军工路,取代75路公共汽车。该线通宵运营,夜间由公共汽车代行。
年公交手册:25路电车线站票价表
年地图:延安东路外滩25路和71路接头处
年
25路南延至十六铺。
年地图:十六铺25路终点
年手册:25路电车信息表
年
配合22、27、28路等一系列线路调整,25路调整至东新桥。
年,25路电车往东新桥方向行驶在浙江中路南京东路口,配车为SKD型(JohnScragg摄)
年“手册”:25路电车信息表
年8月
25路夜宵车正名为路,自十六铺至军工路,线长11.公里。
行驶在外滩中山东一路的路夜宵线,配车SWBPHEV10(李凯摄)
年
年代,修理中的25路电车,配车为SK型
25路往军工路方向改走广东路、福建中路、北京东路、河南中路、河南北路、天潼路。
年
因延安东路隧道通车,切断福建路南北交通,14路缩线至东新桥,25路同步缩线至闵行路(峨嵋路近天潼路)。
年地图:25路电车闵行路终点
年公交手册:25路电车信息表
年7月17日
25路缩线至汉阳路桥。后调整至余杭路(东余杭路近梧州路)。
年地图:25路电车余杭路终点
年
配合长阳路、平凉路实行单行道,往余杭路方向改走平凉路、内江路、长阳路、大连路、唐山路。后又于年恢复原走向。
25路SKGP型电车(朱达艺摄)
年
年12月,行驶在河南北路海宁路口的25路电车,配车SKGP-3型(朱达艺摄)
25路西端延伸至南崇明路。往南崇明路方向:自军工路起循原线至唐山路、新建路、周家嘴路、海宁路、四川北路、南崇明路至终点;往军工路方向:南崇明路、崇明支路、天潼路、河南北路、海宁路、周家嘴路、梧州路、汉阳路,循原线至军工路。
海宁路四川北路站上的25路电车,配车SKGP-3型(朱达艺摄)
年
25路,SKGP-3型,年南崇明路四川路口(宋文超摄)
因四川北路停驶电车,25路终点站由南崇明路调整至乍浦路桥,后又恢复原位。
年
25路,SWBKGP-3型,年江西北路(宋文超摄)
配合地铁施工,25路往军工路:改走天潼路、江西北路、七浦路、河南北路。往南崇明路:改走河南北路、塘沽路、江西北路、天潼路。
25路配车SWBKGP-3型,自编号KGP-,河南北路七浦路口(陈寒松摄)
25路配车HZGWGK型,河南北路天潼路(陈寒松摄)
年
因受新建路隧道施工影响,25路往南崇明路方向改走唐山路、梧州路、周家嘴路循原线。
年行驶在梧州路上的25路,配车JNPBEV1(张渊源摄)
25路沿线地标
波阳公园
年代波阳公园内景
位于波阳路号。由公共租界工部局于年筹建,年代转为苗地,年改建成公园,并在年5月开放,面积0.9公顷。60年代中期,改做制砖窑场,园毁。年重建后于次年重新开放。园小中见大,沿墙环路外侧有乔灌木丛,内侧草坪荷池,以直径4米以上的黄杨球迎客,衬以桂花林、玉兰园、雪松林、茶花园,草坪占具公园的三分之一,其西北隅有荷池,曲廊供人小憩,环形石径,多栽香樟,花木葱翠。园内还植有以八仙花为主的各类耐阴地被植物0余平方米,形成耐阴地被植物为特色的植物群落。
杨树浦巡捕房旧址
杨树浦巡捕房落成之初
位于平凉路号,隆昌路口转角。因巡捕房大楼西侧为格兰路(今隆昌路),习称格兰路巡捕房。清光绪十五年(年)7月,英美租界董事会就决定在杨树浦路兰州路口建造杨树浦巡捕房。光绪二十五年租界扩张,在今杨浦区境范围内设有杨树浦、榆林路2个巡捕房。年9月该处建成投用,杨树浦巡捕房由杨树浦路迁入此处办公。年后杨树浦巡捕房改为杨浦公安分局至今。
沪东工人文化宫
简称“东宫”,位于平凉路号。年2月由市工会联合会拨款万元建造,年10月1日落成开放,建有《迎接上海解放》的群体塑像、花园、露天舞台、溜冰场、剧场、展览厅、图书馆、文娱厅、弹子房、儿童游乐场及平方米的地下游艺场。并有餐厅、招待所、商场等服务设施。年8月,由市政府、市总工会和区政府三方投资万元,改建东宫。工程于0年4月启动,年7月3日改建竣工。改建后该宫建筑面积增加到2.8万平方米。具有影视演出、会务展览、商务办公、教育培训、艺术活动、健身健美、文化娱乐、餐饮宾馆等8大功能。迄今仍为本市具有相当规模和影响的职工文化娱乐活动场所之一。
“东宫”
八埭头
区片地名。位于杨浦区平凉路、通北路交会处附近一带。清光绪二十三年(年)建韬朋路(今通北路),光绪三十二年(年)建华盛路(今许昌路),光绪三十四年在韬朋路建八埭(吴方言“排”之意)砖木结构里弄房屋后,始有八埭头之称。年后,平凉路、福禄街陆续建成一批旧式里弄,人气渐足,繁华日盛,以通北路、平凉路交会处为中心,东到许昌路、南近杨树浦路、西至景星路、北迄惠民路,“八埭头”之名不胫而走,成为当地妇孺皆知的商业街市。近年来,八埭头地区因动迁,人去楼空,市井烟火荡然无存。
拆迁中的八埭头(张渊源摄)
下海庙
下海庙门前旧影
位于昆明路73号。曾称夏海庙、义王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庙分为前殿、后殿和东殿,是著名的佛教修道场。但这里既有弥勒佛(佛教),又有妈祖(民间也称为“天妃娘娘”,道教),属佛道共奉。年,住持法师昌修主持下海庙重修、扩建的规划,于年7月开始动工改扩建。—4年,天王殿、大雄宝殿、东西厢房、钟鼓楼、藏经楼和生活用房改扩建工程先后竣工,形成中轴对称、规模齐整的新格局。年10月,配合昆明路改造,重新修建庙正门和两边围墙。6年1月,虹口区政府公布下海庙为区级文物纪念地。
今日下海庙山门(张渊源摄)
澄衷高级中学
昔日澄衷蒙学堂
位于东余杭路号(老校门在唐山路号)。始建于年,清末企业家、浙江镇海人叶澄衷以其“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赤诚之心,出资创办,开中国人自己兴办班级授课制学校之先河。初名澄衷蒙学堂,又称澄衷学堂。1年,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任校长。年增设中学二级。年改名为私立澄衷中学。年改为市立,更名为上海市五十八中学。年被定为区重点中学。年恢复澄衷中学校名。校内立有校友于年集资建造的叶澄衷铜像。3年学校更名澄衷高级中学。胡适、竺可桢、陆俨少、秦瘦鸥等都曾就读于澄衷。
位于唐山路的澄衷老校门(张渊源摄)
春阳里
位于东余杭路弄。原房屋建造于年代,被列入虹口区历史风貌保护街坊,是典型的上海老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多为二层,部分带三层阁楼。年起,由政府出资对此进行更新改造,外部保留建筑历史风貌,内部解决房屋安全问题,并实现每户厨卫独用,改善居民的居住环境。作为风貌保护街坊,城市肌理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改造工程还在继续“紧张”地进行。
电灯桥堍春阳里一角(张渊源摄)
工部局宰牲场旧址
年代的“杀牛公司”
位于沙泾路10号。现称老场坊。前身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宰牲场,俗称“杀牛公司”,建于年,由英国建筑师巴尔弗斯设计,余洪记营造商承建,年后曾为肉联厂、生化厂等使用,主要建筑由4幢4层楼的钢筋水泥建筑围着中间的圆柱体大楼组成,建筑之间由26座廊桥相连。如今的老场坊为市级创意产业集聚区、上海市优秀历史保护建筑、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这座历经70多年的历史文化瑰宝如今以其独特的历史建筑特色成为集办公、零售、餐饮、旅游休闲、会所、文化演艺、时尚发布、会展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时尚地标。
今日老场坊建筑风貌依旧(张渊源摄)
七浦路服饰特色街市
正从七浦路转入河南北路的25路,配车SWBKGP-3(陈寒松摄)
闻名全市的服饰特色街,起于江西北路,止于浙江北路,。90年代中期开始兴盛,当时的市场以山西北路与七浦路交界处最为兴盛。沿街都是老式房子,道路狭小,整日拥挤不堪。年,新七浦开张营业,商人投资,七浦路进入了商场时代,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中低档服装批发市场。随着电商兴起,七浦路原有的价格优势在不断流失,而环境、服务等各方面也多为人诟病。如今的七浦路虽经改造更新,但新楼旧市,萧条尽显,已然风光不再。
河南北路近七浦路口的25路,配车SWBKGP-3(周琎闻摄)
河滨大楼
河滨公寓旧影
位于北苏州路号。由新沙逊洋行投资,公和洋行设计,新申营造厂建造,年竣工。整栋大楼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建筑东靠江西北路,西靠河南北路,南沿苏州河边的北苏州路,北临南天潼路,呈“S”形平面,是上个世纪30年代上海建筑规模最大的公寓大楼。典型的“亲水”公寓大楼,沿苏州河北岸一线,杨柳依依,婆娑嫩绿。西近福建路桥、东距四川路桥不远。两桥像飘逸的玉带卷过苏州河。四川路桥头是邮政总局绿色的钟楼,风景极佳。
邮政总局
邮政总局旧影
位于四川路桥北堍,北苏州路号。年动工,年建成的邮政总局大楼,外观为英国古典主义风格,东、南两个主立面有上下贯通三层的科林斯式立柱,转角处结合16世纪流行的意大利巴洛克式钟楼,辅以水磨外墙,北侧临天潼路一面配以机红砖墙,矗立在四川路桥北堍西侧。钟楼两边基座原围有塑像群,南面正中为信使,戴帽、手执带和棒、脚生翅,左右为爱神,执笔和书信,旁有一地球,寓意邮政为人们沟通情愫;北面一组也是三人,手执火车头、轮船铁锚和通信电缆,惜于六十年代破坏,现为后来的仿制品。大楼东部2层有一营业厅,地面以白黑二色六角马赛克铺就,面积达平方米,为全市之最,至今透露着曾经远东第一的奢华。6年1月,上海邮政博物馆在楼内开馆。
平凉路底掉头之后(张渊源摄)
参考资料
[1]上海公用事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上海公用事业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0.1
[2]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编:《上海市街道和公路营业客运(量大的公共交通)史料汇集》:第4辑,上海: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
[3]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编:《上海市街道和公路营业客运(量大的公共交通)史料汇集》:第7辑,上海:上海市公共交通公司,
[4]MikeDavis:FAREASTBUSESTRAMSANDTROLLEYBUSESSHANGHAIFROM,DTSPublishingPOBox,Croydon,Surrey,
[5]上海市长宁区志编纂委员会编:《长宁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
[6]上海市虹口区志编纂委员会编:《虹口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
[7]虹口区教育志编纂委员会编,邢继祖主编:《虹口区教育志》,上海:学林出版社,.11
[8]上海市杨浦区志编纂委员会编:《杨浦区志》,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2
[9]网络资料
撰文编辑张渊源
摄影朱达艺宋文超周琎闻陈寒松李凯张渊源
资料统筹审校陈寒松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