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宝的植物园

明天开始寒假的沾花惹草生活,带上元宝一起瞎走,只要出门走动,总能偶遇我不认识的花草,能跟着一帮植物迷有目的地走,收获一定更多。

1、火棘

拍摄时间:年1月9日

拍摄地点:珠海格馨花卉市场

拍摄工具:P30Pro

火棘(蔷薇目蔷薇科植物)?

火棘(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可达3m,通常采用播种、扦插和压条法繁殖。火棘树形优美,夏有繁花,秋有红果,果实存留枝头甚久,在庭院中做绿篱以及园林造景材料,在路边可以用作绿篱,美化、绿化环境。具有良好的滤尘效果,对二氧化硫有很强吸收和抵抗能力。以果实、根、叶入药,性平,味甘、酸,叶能清热解毒,外敷治疮疡肿毒,是一种极好的春季看花、冬季观果植物。

中文学名火棘

拉丁学名Pyracanthafortuneana(Maxim.)Li

别称火把果、救军粮、红子刺、吉祥果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目蔷薇目

科蔷薇科

属火棘属

种火棘

形态特征:常绿灌木,高达3米;侧枝短,先端成刺状,嫩枝外被锈色短柔毛,老枝暗褐色,无毛;芽小,外被短柔毛。叶片倒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1.5-6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圆钝或微凹,有时具短尖头,基部楔形,下延连于叶柄,边缘有钝锯齿,齿尖向内弯,近基部全缘,两面皆无毛;叶柄短,无毛或嫩时有柔毛。花集成复伞房花序,直径3-4厘米,花梗和总花梗近于无毛,花梗长约1厘米;花直径约1厘米;萼筒钟状,无毛;萼片三角卵形,先端钝;花瓣白色,近圆形,长约4毫米,宽约3毫米;雄蕊20,花丝长3-4毫米,花药黄色;花柱5,离生,与雄蕊等长,子房上部密生白色柔毛。果实近球形,直径约5毫米,桔红色或深红色。花期3-5月,果期8-11月。

生长习性:喜强光,耐贫瘠,抗干旱,耐寒;黄河以南露地种植,华北需盆栽,塑料棚或低温温室越冬,温度可低至-16、水搓子。对土壤要求不严,而以排水良好、湿润、疏松的中性或微酸性壤土为好。

2、爆米花绣球

拍摄时间:年1月9日、1月19日

拍摄地点:珠海格馨花卉市场

拍摄工具:P30Pro

绣球(蔷薇目虎耳草科植物)

绣球(学名:Hydrangeamacrophylla(Thunb.)Ser.):为虎耳草科绣球属植物。灌木,高1-4米;茎常于基部发出多数放射枝而形成一圆形灌丛;枝圆柱形。叶纸质或近革质,倒卵形或阔椭圆形。伞房状聚伞花序近球形,直径8-20厘米,具短的总花梗,花密集,粉红色、淡蓝色或白色;花瓣长圆形,长3-3.5毫米。蒴果未成熟,长陀螺状;种子未熟。花期6-8月。绣球花花型丰满,大而美丽,其花色能红能蓝,令人悦目怡神,是常见的盆栽观赏花木。中国栽培绣球的时间较早,在明、清时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中都栽有绣球。20世纪初建设的公园也离不开绣球的配植。现代公园和风景区都以成片栽植,形成景观。

中文名绣球

别名八仙花、粉团花、草绣球、紫绣球、紫阳花

拉丁学名Hydrangeamacrophylla(Thunb.)Ser.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原始花被亚纲

目蔷薇目

科虎耳草科

亚科绣球花亚科

族绣球花族

属绣球属

种绣球

生长习性:绣球原产中国和日本。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绣球的生长适温为18-28,冬季温度不低于5。花芽分化需5-7条件下6-8周,20温度可促进开花,见花后维持16,能延长观花期。但高温使花朵褪色快。绣球盆土要保持湿润,但浇水不宜过多,特别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受涝引起烂根。冬季室内盆栽绣球以稍干燥为好。过于潮湿则叶片易腐烂。绣球为短日照植物,每天黑暗处理10小时以上,约45-50天形成花芽。平时栽培要避开烈日照射,以60%-70%遮荫最为理想。土壤以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但土壤pH的变化,使绣球的花色变化较大。为了加深蓝色,可在花蕾形成期施用硫酸铝。为保持粉红色,可在土壤中施用石灰。

3、番茄

拍摄时间:年1月16日

拍摄地点:珠海梅华城市公园菜地

拍摄工具:P30Pro

番茄(茄科茄属植物)

番茄(学名:Solanumlycopersicum),即西红柿,是管状花目、茄科、番茄属的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体高0.6~2米,全体生粘质腺毛,有强烈气味,茎易倒伏,叶羽状复叶或羽状深裂,花序总梗长2~5厘米,常3~7朵花,花萼辐状,花冠辐状,浆果扁球状或近球状,肉质而多汁液,种子黄色,花果期夏秋季。番茄原产南美洲,中国南北方广泛栽培。番茄的果实营养丰富,具特殊风味。可以生食、煮食、加工番茄酱、汁或整果罐藏。

中文名番茄

别名蕃柿、西红柿、洋柿子

拉丁学名Solanumlycopersicum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茄科

属番茄属

种番茄

西红柿,一个再常见不过的果蔬,几乎没有人不曾领略过它的酸甜口味,也没有人餐桌上不曾见过它的百搭身影。

这个曾在遥远秘鲁丛林中孕育而成的茄科浆果,至今在安第斯山脉附近的土地上还保存着野生品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西红柿原本因为外表色泽的鲜红而以“毒物”的身份存在,甚至还有一个十分吓唬人的称谓:狼桃,而后来经由英国伯爵带回欧洲,被一位垂涎它依旧的法国画家食用后,才洗脱“有毒”的罪名,成为了一种美味。

西红柿自明朝时期传入中国,那时它的名字也还叫做“番茄”。中国对于外来的命名通常都以“番”、“洋”等字来区别本土的物种,如“番石榴”、“洋葱”等,又因为它形如柿子,所以一些地方也称西红柿为“番柿子”和“洋柿子”。

4、马铃薯开花

拍摄时间:年1月16日

拍摄地点:珠海梅华城市公园菜地

拍摄工具:P30Pro

这次收拍到两种不同色彩的土豆花。

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L.),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又名山药蛋、洋芋、洋山芋、洋芋头、香山芋、洋番芋、山洋芋、阳芋、地蛋、土豆等。马铃薯在不同国度,名称称谓也不一样,如美国称爱尔兰豆薯、俄罗斯称荷兰薯、法国称地苹果、德国称地梨、意大利称地豆、秘鲁称巴巴等。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马铃薯块茎含有大量的淀粉,能为人体提供丰富的热量,且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尤其是其维生素含量是所有粮食作物中最全的,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马铃薯早就成为第二主食。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年到年的秘鲁南部地区。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中国、俄罗斯、印度、乌克兰、美国等。中国是世界马铃薯总产最多的国家。

中文名马铃薯

外文名potato

别名洋芋、荷兰薯、地蛋、薯仔、土豆、荷兰薯、番仔薯等

拉丁学名SolanumtuberosumL.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合瓣花亚纲

目管状花目

科茄科

族茄族

属茄属

亚属龙葵亚属

种马铃薯

形态特征:植株形态:须根系。地上茎呈菱形,有毛。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奇数不相等的羽状复叶。小叶常大小相间,长10~20cm;叶柄长约2.5~5cm;小叶,6~8对,卵形至长圆形,最大者长可达6cm,宽达3.2cm,最小者长宽均不及1cm,先端尖,基部稍不相等,全缘,两面均被白色疏柔毛,侧脉每边6~7条,先端略弯,小叶柄长约1~8mm。伞房花序顶生,后侧生,花白色或蓝紫色;萼钟形,直径约1cm,外面被疏柔毛,5裂,裂片披针形,先端长渐尖;花冠辐状,直径约2.5~3cm,花冠筒隐于萼内,长约2mm,冠檐长约1.5cm,裂片5,三角形,长约5mm;雄蕊长约6mm,花药长为花丝长度的5倍;子房卵圆形,无毛,花柱长约8mm,柱头头状。果实圆球状,光滑,绿或紫褐色,直径约1.5cm。种子肾形,黄色。块茎形态:果实为茎块状,扁圆形或高15~80cm,球形,无毛或被疏柔毛。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长圆形,直径约3~10cm,外皮白色、淡红色或紫色。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紫色和黑色,薯肉为白、淡黄、黄色、黑色、青色、紫色及黑紫色。

品种分类:马铃薯有紫色、红色、黑色、黄色马铃薯,七彩马铃薯等。中国已培育出以紫色、红色为主的彩色优质马铃薯,将紫、红色马铃薯老品种与优良高产马铃薯品种杂交,改良筛选出多份不同品系的彩色马铃薯。与老品种相比,改良后彩色马铃薯芽眼小,外观好看,抗病性强,亩产可达到0至公斤。彩色马铃薯还可作为特色食品开发。由于其本身含有抗氧化成分,因此经高温油炸后彩色薯片仍能保持天然颜色。另外,紫色马铃薯对光不敏感,油炸薯片可长时间保持原色。黑色马铃薯之所以呈现黑紫色,是因为其含有大量的花青素,而花青素具有抗衰老作用。同时,还具有主秆发达、分枝少、生长势强、抗病性强的特点,亩产达公斤,比普通马铃薯品种增产20%左右。同时,由于该品种抗病性的提高,在生产中大大降低了农药的使用剂量,有利于生产出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

名称由来:“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中国东北、河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西北和两湖地区称洋芋,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或洋山芋,广东称之为薯仔,粤东一带称荷兰薯,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在鄂西北一带被称为“土豆”。英语potato来自西班牙语patata。据西班牙皇家学院称,此西班牙词汇由泰依诺语batata(红薯)和克丘亚语papa(马铃薯)混合而来的。在拉丁美洲,“马铃薯”的西班牙语用papa一词。

学术文字拾自互联网,其余文字图片均为原创。

欢迎转载和引用,请注明出处。

元宝的植物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ngshanmaofengg.com/bhbh/69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